拼多多进山记:破解乡村“购物难” 26岁女孩和村里老人的“拼”生活

2025-09-02 18:20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重庆市云阳县龙角镇的山坳间已响起细碎的脚步声。68岁的张大爷背着枯枝走在回家路上,手中那把新斧头格外显眼——这是他在拼多多上买的,22元包邮,比镇上便宜了近一半。

“春花,这斧头砍柴真利索!”他朝村口小院喊道。院子里,26岁的李春花正握着老人们的手,一步一步教他们在手机屏幕上划动:“点这个放大字,再用语音说‘小板凳’,样式就全出来啦。”

这样的场景,如今已成为这个偏远山村的新日常。而改变,正源自拼多多“千亿扶持”计划推动优质好物加快奔赴县域乡村。

2024年深秋,因父亲病逝回到家乡的李春花,发现村里老人们正面临双重困境:一方面,智能手机不会用,养老金查询、短信验证码成了拦路虎;另一方面,传统购物方式成本高、选择少,买双合脚的布鞋都得碰运气。

转机来自拼多多近年来持续推进的消费普惠战略。该平台通过对西部偏远地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区加大补贴和流量资源倾斜,鼓励商家优化商品供给,让品质好货以实惠的价格直达乡村末端。

“老人们最看重三点:东西实在、价格实惠、不要邮费。”李春花对比发现,同样一款农用斧头,镇上卖35元,在拼多多上22元就能包邮到家;洗衣液、电饭煲等日用品,也比集市上便宜不少。

73岁的张朝英奶奶因腿脚不便,连去屋后收南瓜都喘得厉害。家里电饭锅坏后,李春花帮她在拼多多上挑选了新锅。当快递送到镇上,春花骑电驴取回,插上电源的那一刻,灶台重新升起了炊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李春花开始系统性地教老人们使用拼多多:把手机字体调到最大,教他们看商品评价里的实拍图,用语音输入代替打字。从9.9元的塑料盆到声控空调扇,老人们在一次次成功购物中建立了对线上消费的信任。

如今,“春花课堂”已从自家小院延伸到整个村落。她还将80多岁邻居李永明的药单存进手机备忘录,每周准时帮忙下单送药。对于那些确实无法学会网购的高龄老人,她依然坚持代买,让牛奶、麦片、大米这些包裹成为连接牵挂的纽带。

镇上的快递点日益热闹,成为山村融入“普惠消费圈”的生动见证。赶集卖完菜的老人会顺道取包裹,纸箱里装着电风扇、老花镜、农用手套,也装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夕阳西下,李春花骑着小电驴从镇上返回,车筐里装着给妈妈买的声控空调扇。纸盒随风轻响,如同拼多多“千亿扶持”计划吹进山村的暖风——它不仅送来了实惠好货,更点亮了老人们晚年生活的品质之光。

李春花知道,她教会老人们的不仅是网购,更是打开了一扇窗,让山外的温暖与时代发展的红利,一同照进了这个渝东北的小山村。拼多多“千亿扶持”计划加速资源下沉,不仅让物美价优的商品走进了山村,更让这里的老人与世界重新连接。他们“拼”来的不仅是实惠好物,更是一份晚年生活的品质与尊严。

(责任编辑:康玲华)

运营商财经(官方微信公众号yyscjrd)—— 主流财经网站,一家全面覆盖科技、金融、证券、汽车、房产、食品、医药、日化、酒业及其他各种消费品网站。

分享至:
文章关键词: 拼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