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资讯可登录运营商世界网(telworld.com.cn),也可关注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运营商世界网王凡静/文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公共互联网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这一消息让人们对于网络安全看到了曙光。
本次《应急预案》针对事件分级、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事后总结、预防与应急准备、保障措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公开资料显示,根据社会影响和危害程度,《应急预案》将公共互联网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分为四级:特别重大事件、重大事件、较大事件、一般事件。不仅做出了与其相对应的应急响应:I级、II级、III级、IV级,还按照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将其预警等级分为四级,由高到低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
其中,特别重大事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其增加了一项新内容即1亿以上互联网用户信息泄露。工信部这次提高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的等级,背后发生了什么呢?
今年年初不法分子对共享单车动起了歪脑筋,用户扫描二维码后,或被要求直接转账,或被要求下载可疑软件,致使资金账户面临被盗刷的风险。今年3月份58同城陷入全国简历遭泄露事宜。
另外,6月份发生的一款冒充“王者荣耀辅助工具”的勒索病毒,向无数安卓平台手机勒索费用;同样是6月,亚马逊和小红书网站用户遭遇了信息泄露,造成用户大额经济损失事宜。
可见,互联网这把双刃剑在不断以新的方式威胁着人们的安全。日常生活中,用户随时保持警惕的同时,也需要《应急预案》类似制度的出台,以确保及时有效地控制、减轻和消除公共互联网网络安全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运营商世界网(官方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TMT行业知名新锐媒体,一家专注通信、互联网、家电、手机、数码的原创资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