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被曝7家店铺冒用同一份证书入驻 难道是平台默许?

更多资讯可登录运营商世界网(telworld.com.cn),也可关注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运营商世界网 马哲/文

近日,有消息称饿了么平台上有无证店铺利用附近店铺证照冒名认证入驻,甚至一份资质证书会被7家店铺同时冒用,可见这样的问题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饿了么是否对证件冒用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blob.png

据悉,曹杨路上一家生煎店的店主发现,饿了么平台上有7家餐饮门店的地址与他的门店雷同,连上传的资质证书都用了他的。这7家店铺在饿了么上登记的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许可证号等都一模一样,不同的只有店家电话一项。

那么,饿了么平台难道不会对开店商家资质进行审核吗?经查,在饿了么上申请开店有两种方式,其中一种需要经营者上传营业执照、餐饮行业许可证等证件,而另一种方式中,经营者只需上传门店名称、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饿了么市场经理就会前往门店帮助店主完成认证,也就是说,市场经理在该步骤中存在一定操作空间。

blob.png

图为饿了么申请开店提交信息页面

知情人士爆料称,有的饿了么市场经理会帮助无证店主进行认证,店主提供身份证和银行卡信息、现场拍摄门店照片即可,资格证件由市场经理一手代为操办。甚至当被冒用的店家投诉后,市场经理还会承诺保障进驻商家不受此类问题影响。外卖员也已经和无证商家达成了“默契”,顾客下单时,直接去往真实位置取餐。

为此,运营商世界网记者通过邮件联系了饿了么官方,但截止至发稿,仍未得到回应。

其实,餐饮店铺无证经营或冒用他人许可证件是个老大难问题,饿了么已经不是首次触规了。例如在2017年1月7日,北京市食药监局就通报了一批存在上述问题的店铺,共取缔百度、美团、饿了么等三大订餐平台无证餐饮店铺225家,仅饿了么一个平台就占了96家。

根据《食品安全法》和《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订餐平台有义务尽到审查公示义务;此外,没有相关资质证书的店铺也难以保障食品卫生,会对顾客的健康造成威胁。饿了么不止一次被曝出监管不严的问题,是否是为了追求扩张,才忽略了应尽的义务?

运营商世界网(官方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TMT行业知名新锐媒体,一家专注通信、互联网、家电、手机、数码的原创资讯网站。

分享至:
文章关键词: 饿了么

关于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