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世界网 宾文娟/文
运营商世界网讯,由阿里云主办的2017云栖大会在顺利走过杭州、广州两站后,又于日前来到了北京。此时的北京时值隆冬,云栖大会展示的各种先进科技却仍然吸引了众多人流前去参观。
“AI”是北京云栖大会的重头戏。阿里云不仅在本次云栖大会上发布了号称“超级智能”的ET大脑,更实在的是,宣布了阿里云与多家来自各行各业的企业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合作。毕竟一项技术只有与生产结合后,才真正开始创造价值。
从阿里云在北京云栖大会上宣布的多项关键合作来看,人工智能适用的领域着实多到令人惊讶。经过运营商世界网的盘点,总结出了阿里云人工智能应用的几个“最”。
最跨界——AI与农业
“隆平高科”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家喻户晓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事实上,隆平高科也确实是由袁隆平发起设立的,主要经营杂交水稻、玉米、蔬菜、小麦等种子业务。
一家主营农作物相关业务的企业,与阿里云这样一家经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业务的公司合作,可以说是相当“跨界”了。人类最古老的农业与AI结合,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据运营商世界网了解,阿里云此次是与隆平高科、中信云共同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将ET推进到农业领域,主要用于筛选育种、基建数据化、农事管理、基地选址及农作物生产预测。
这一系列期待中的效果,都建立在阿里云ET强大的基因大数据分析能力基础上。通过对海量基因数据特征维度和离散值建模,同时挖掘作物基因-土壤-环境-表型的关系,选择理想表型对应的模拟基因组,大幅提升育种效率。
基于这种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ET不仅可以帮助农业省长提高效率,同时也可促进农业走向“精细化”,可以说是解决了传统农业生产中的一个原本矛盾的难题。
最严谨——AI与法律
在北京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宣布的第二个具备典型意义的AI产业应用,就是在司法专场上宣布的与华宇软件的合作。据运营商世界网了解,华宇软件是一家致力于为法院及各行业大型企事业单位提供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的企业。
此次,阿里云与华宇软件的合作主要就是在以法律服务、数据服务、社会治理为主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产品与技术、解决方案与服务、市场营销与拓展等等,双方共同的目标是“共同推进法院、检察院、食药监、教育等行业的发展”。
在更早的时候,类似“人工智能取代律师只是时间问题”的言论就已经流行开来了。虽然目前来说,这句话中所描述的情形仍然很遥远,但目前人工智能确实已经可以从事法律产业中筛选文件、寻找关键段落等例行工作任务。
随着阿里云等AI产业应用领头企业在法律产业中渗透得越来越深,未来的法律产业必将持续发生惊人的变化。
最复杂——AI与城市大脑
“城市大脑”一词,在今年的几场云栖大会中一直贯穿始终,这也意味着它至少是今年阿里云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工作重点。在北京云栖大会的主论坛上,阿里云总裁胡晓明用了相当长的篇幅重点讲了“城市大脑”。
胡晓明表示,他认为城市是人类最大的一个发明,也是一个最复杂的场景,城市管理也因此变成一个最复杂的问题。
在阿里巴巴的“本家”杭州,阿里云已经开始运用ET城市大脑了,而且效果似乎还不错。据胡晓明介绍,阿里云的ET城市大脑在杭州接管了128个交通路口的红绿灯,结果是试点区域内的道路通行时间减少了15.3%;骨干高架道路上的出行时间整体节省了4.6分钟;交通事故的发现准确率一天在500次以上,人工智能处理此类情形的准确率达到92.3%。
毋庸置疑的是,胡晓明介绍的这些数据的确说明ET城市大脑的确可以有效地优化城市交通系统管理。
然而,人们肯定不会满足于此。城市管理涉及人们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将来阿里云的ET城市大脑会否在“交通”之外的其他方面有所突破,令人期待。
最赚钱——AI与智慧金融
“ET金融大脑”是北京云栖大会上的另一个重磅发布。阿里云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徐敏在主论坛上表示,这款产品已经酝酿了近一年时间。徐敏也介绍了ET金融大脑在金融领域内的应用成绩。
在与浙商银行的合作中,ET金融大脑把信用卡激活预测的准确率提升了5倍,同时把客户流失预测准确率提升了7倍。
在与合众人寿的合作中,ET金融大脑帮助其实现了88%的人工替换率,也就是说88%的客服需求是通过机器人搞定的,同时外呼的成功率提高了3倍。
在与监管机构的合作中,ET金融大脑可自动识别上市公司年报中可能造假、或者商品交易中的非合规的交易方式。
由此可见,ET金融大脑的服务可以贯穿智能营销、智能风控、智能服务、智能监管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能力体系。而且它为金融产业提供的每一次服务,都关系着货真价实的资金。
胡晓明北京云栖大会上谈AI时,由始至终都紧扣“产业AI”这个关键词。不难看出,这就是阿里的下一步工作重点。从格局来看,“产业AI”所覆盖的范围比“新零售”更大更广。
就像阿里云首席科学家在发布ET大脑时所说的,阿里希望他们的AI做到的,是“生活和产业的革命”,是“让一个城市和它的市民之间能够彼此感动;让拥挤的路面能够感知到每一颗焦急等待的心情;让二十年、三十年前的生产线,每一次抖动,每一次撕裂的呼喊能够被感知;让大自然,每一片河流、土地的污染,让每一个PM2.5的扩散能够被社会感知,让北京的蓝天变得更加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