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8日,广州地铁4号线南延段、9号线一期、14号线知识城支线、13号线一期4条新线正式开通营运,花都、增城两区正式进入广州地铁覆盖范围,实现了两区人民长久的期盼,中新知识城、南沙自贸区有了地铁新线加持更趋完善。与此同时,广州铁塔协同三家运营商在4条新线长达81公里全线同步开通了4G信号,短时间、大范围内实现了公众移动通信与地铁内部系统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开通的创举。
四通八达的地铁已成为现代化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地铁内的移动通信覆盖深度也是城市信息化、智能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广州地铁每天近千万的乘客流都能在乘车时尽情享受移动宽带上网、移动办公和在线休闲娱乐的乐趣。4条地铁新线开通后,广州地铁营运线路达到13条,总营运里程增加到390.6公里,位居全国第三、世界前十。4条新线的公众移动通信信号同步开通对于广州人民群众的出行、工作与出行同样具有非同凡响的影响。
各方协力冲刺短时间开通
地铁新线内部环境复杂,且地铁内部各种系统同步建设,多个专业队伍同步作业,建设环境复杂而需要协调协同的工序繁多,地铁公众移动通信覆盖系统建设一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广州铁塔、广州地铁以及三家运营商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地铁信号覆盖,数次亲临现场检查指导。
4条新线长达81公里的地下隧道,从现场具备作业条件工人开始进场算起,到三家运营商的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及信号开通,至少需要12个月,且不少于10支施工队、每支施工队至少10人。但通过广州铁塔以及各方的通力合作,4条线路的移动通信与地铁营运同步开通只用了3个月左右。
严格管理,确保安全
为了确保复杂、危险环境下作业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广州铁塔、广州地铁联合组织每个施工单位人员进行了严格的安全培训,确保每天安全交底,让每一位员工牢记自身职责和施工现场注意事项,保证了任务多但有条不紊、作业有章有序,整个工程期间无一宗人身安全事故发生。
复杂工序统一标准,提升作业效率
在保障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同时,广州铁塔通过一种“神秘工具”提高了施工效率:在封闭的地铁轨道内,一辆定制卡具工具车在轨道上匀速滑行,避免人员上下爬梯造成摔伤事故。同时这种高效的施工工具还能有效保护专业成品,实现流水作业化的效率提升。
为保障各场景的安全质量、确认施工工艺工序,广州铁塔采用首站定标制,开工后1月内广州铁塔组织了首站的专家现场验收,及时形成规准站,全线后续参照规准站铺开施工,保障施工工艺工序的标准化。
统一物资标准,确保安全质量
为保证所有物资符合广州地铁最高级别的安全要求和确保减少多系统干扰,广州铁塔统一制定了材料标准,涵盖所有甲供、乙供和运营商物资。 物资必须历经三层监测,包含:厂家出厂检测、施工单位工地入库检测、第三方权威检测随机抽测,确保物资安全达标。
创新方案节约投资利于安全
广州铁塔组织各方技术力量进行多次讨论验证,在广州地铁中第一次采用了2100M及以下频段透传POI覆盖的创新方案,在不影响三家运营商的覆盖效果的前提下,运营商节约了信源设备数量和投资,而设备安装数量的减少更满足了广州地铁对安全的要求。进一步体现了广州铁塔通过共建共享打造节约社会的理念。
以14号线知识城支线为例,引入低频透传POI后,隧道内广州移动、广州电信、广州联通分别减少设备安装16台、28台、19台,共减少63台。
优质工艺和高品质器件解决长期困扰的系统间干扰
广州地铁中三家运营商引入频段达13个,同时地铁内各种专用信号和公众移动通信共存,系统间干扰问题一直是地铁中的重大难题。通过多轮测试和总结,一步一个脚印,地铁内系统间干扰问题终于找到问题根源和重点,广州铁塔通过这4条新线的4G全面开通验证了优质工艺水平和高品质物资是解决系统间干扰的关键。
继承联席会制度,保障参建各方信息沟通流畅
项目建设中,广州铁塔与三家运营商及下属合作单位、广州地铁下属各专业部门多达30家,沟通协调磨合难度大,流程复杂。
为提升工作效率,保障各方的顺畅沟通,广州铁塔、广州地铁继续组织每周的负责人联席会议,针对每阶段工作重点和难点共同讨论解决方案,同时根据实时进组安排专题讨论,提升项目管理效率,快速高效解决各类问题。
广州铁塔继续发力未来地铁新线信号覆盖
广州铁塔根据工信部、国资委共建共享的文件精神2015年以来统建地铁公众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系统,先后于2016年底、2017年底分别开通了2条、4条合计6条地铁新线总计近120公里的公众移动通信覆盖,实现了三家运营商满意、广州地铁公司、广大地铁乘客满意,地铁新线信号覆盖已成为广州铁塔打造的标杆性工程。
根据《广州市综合交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十三五期间,广州新开通11条地铁线路,总长达253.9公里,未来5年,广州地铁继续高速发展,广州铁塔也在历史优秀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发力,继续打造各方满意的地铁信号覆盖优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