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扭曲与暗示儿童性侵 腾讯纵容的不仅是邪典视频

更多资讯可登录运营商世界网(telworld.com.cn),也可关注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运营商世界网 罗帆/文

抽烟的小黄人、被注入不明液体的爱莎公主、被剪掉耳朵的米老鼠,这些诡异的邪典视频以“早教”与“亲子”的名义大肆传播。即使是成人看到这些色情、暴力、凶杀的邪典视频都会不寒而栗,更何况此前儿童可以在一些主流视频APP轻松搜到这些视频。

11ac759211504984a912cc6c8c9c1ad1.jpeg

据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透露,近期,广东、北京两地“扫黄打非”部门深入查办涉儿童“邪典”视频案件。在有关部门调查下,一家名为“广州胤钧公司”浮出水面并被从严查处,该制作公司上传视频可获利220余万元。2月6日,广州市天河区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法吊销了该公司营业执照。令人瞠目的是,这样一家与“邪典视频”密切相关的公司背后,竟有多家主流视频公司与之开展合作并提供视频传播途径。

其中,优酷与爱奇艺两家公司与这家不法公司开展业务并提供传播平台,腾讯为该公司提供传播平台。据悉,北京、广东两地文化执法部门近日对上述互联网企业作出警告并处以罚款,责令其改正违法违规行为。这几家视频公司任由“血腥惊悚”的儿童视频大量流出,究竟是被这家不法公司“瞒天过海”的包装技术蒙蔽,还是暴利驱使了这些互联网公司可以对此“熟视无睹”?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胤钧公司于2016年11月分别与优酷、爱奇艺视频平台签订合同,利用“欢乐迪士尼”账号上传视频,从中获利220余万元。与此同时,腾讯虽然未直接与这家合作,但是为“邪典视频”提供传播渠道,即使可以撇清收受好处的罪责,也难逃视频审核不严的疏漏。

在有关部门的从严调查与市民的声讨中,腾讯在2018年2月12日晚间回应称,腾讯视频方面一直都在进行专项打击,腾讯视频将继续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对不良视频进行持续深入的自查清理。

腾讯还表示,从1月中旬开始就成立专项小组,24小时不间断地对有害信息进行删除下架、封号处理。并于1月20日对外公布了阶段性专项打击成果,并有效遏制了这些不良视频在平台上的传播。截至目前,腾讯视频永久封停账号1325个,全平台下架疑似视频25万余条。

虽然腾讯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表现出正面应对与有效打击的态度,但是部门网友表示仍不能原谅腾讯等主流视频此前纵容“邪典视频”的行为。

有网友向记者透露,曾在童年时无意打开一个名叫《如此医生》的游戏,游戏里的医生直接将刚生下来的孩子扔在地上,后来又将孩子使劲扔在墙上,直到水流成河。该网友表示当时并不记得这是哪家公司开发的游戏,但是当时因为这个游戏经常做噩梦,直到将近15多年过去想起这个游戏恐慌感都一直持续。

很显然,这些“邪典视频”的诡异感并不亚于这个游戏,极易造成儿童心理的扭曲。更为可怕的是,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有几位国外的心理学家做过一个意味深长的试验:将一群四岁和五岁的幼儿园男孩分成两半,给其中一半孩子看一部表现成年人辱骂、用玩具枪扫射、用塑料棒抽打人扮的小丑的短片;另一半孩子则不看这部影片。随后,两组幼儿被放到一个房间去玩,那里有一个人扮的小丑、一根塑料棒和一支玩具枪。结果是,看过带有暴力因素影片的幼儿对小丑表现出大量的攻击性行为,没有看过这部影片的幼儿对小丑没有任何攻击性行为。

另外一个极易被人忽视的问题是,邪典视频是否会成为暗示成人“儿童猥亵”或“儿童性侵”的源头?曾有外媒报道,一位动画剪辑师讲述了自己在一家儿童暴力动画公司的离奇经历。他发现制作的动画片,都是带有血腥暴力或软色情内容的动画或真人小短片,有些还涉及虐童的镜头,它们以儿童熟悉的卡通人物作为主角,通过推荐影片连接到更多类似短片。

很难想象,如果这些邪典视频继续在主流视频APP上传播会造成何等不可收拾的后果。这次事件的引爆,对于优酷、腾讯、爱奇艺等互联网公司是一个巨大的警示,市民的谴责也并非简单的危机公关就可以抚平,保护儿童心理健康与防止暗示“儿童性侵”的视频流出同样也是这些互联网公司应负的责任。

运营商世界网(官方微信公众号tel_world)——TMT行业知名新锐媒体,一家专注通信、互联网、家电、手机、数码的原创资讯网站。

分享至:
文章关键词:

关于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