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世界网王伍涛/文
近日有消息称,万达电商在过去两年烧光了50亿但却表现平平,百度腾讯因此选择退出。万达电商既有线下实体巨无霸作为核心,更有中国两大互联网巨头的加持,却走了下坡路,不禁让人发问:万达互联网之路在何方?
三个乌合之众散伙
万达电商真名飞凡网,被王健林喻为从地上飞向天上的飞机。2014年8月29日,飞凡网由万达、腾讯、百度宣布在香港注册成立,注册资金50亿元,万达集团持有70%股权,百度、腾讯各持15%股权,号称全球最大O2O电商公司。
就这样一个金光闪闪的公司,没想到好景不长。近日传出了百度、腾讯退出的消息。
据悉在2016年7月7日,该公司的企业注册信息股东由原来的百度、腾讯和王健林变更为上海万达网络金融公司。
百度、腾讯的突然退出确实令人意外,但是仔细考虑确属情理之中,马云早就是表示腾百万的结合看似庞然大物,实则没有共同的愿景,像凑拢班子,并暗指这种结合为乌合之众。
虽然,万达电商属于强强联合,但三方各有目的,万达想借助百度、腾信的线上优势,而百度、腾讯更希望万达出资、出力,自己坐等收益,最后好则数钱,坏则散伙。
万达电商败在哪里?
在小编看来,腾百万虽在资金和资源上占尽优势,但是没有明确的顶层设计和人才严重流失是致命的短板。
网上资料表示,早在去年9月某前万达电商核心高管就表示,万达电商目前最核心的问题是,虽然有了大的发展目标但缺乏明确的发展路径顶层设计,应该明确其在万达商业帝国里的角色定位。
没有明确的发展路径,也就意味着庞大的资源并不能为万达电商定制化的提供支撑,当万达电商独具特色的资源优势不能发挥核心作用的时候,万达电商也就没有了致胜的武器。
虽然,万达很重视人才的引进,还传出曾试图挖王兴来做CEO,但万达主要奉行令行禁止的军队文化,而互联网行业是需要自由度很高的工作环境和试错的,正是因为缺乏这些,造成它无法留下真正成熟的电商人才。
网上资料显示,从2012年筹备至去年6月,万达电商已经两换CEO、两换COO,可见目前万达体制不能留互联网人才。
王健林做电商不大气
毫无疑问,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成功者不在少数,像苏宁,原本从事线下实体的零售,经过六年转型,2016年苏宁云商已进入中国互联网10强。
类似于万达电商,苏宁也是走的O2O模式。苏宁清晰的定位于打造“亚马逊+沃尔玛”的模式,董事长张近东亲自抓思想转型,“集团转型互联网零售,归根结底是每一个人的转型,要落实到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转型上”张近东说。
数据显示,在2015年“双11”当天,苏宁不仅双线订单量同比大涨358%,线下更是迎来了销售同比增长153%的逆势突围。
所以,像万达这样的互联网之路并不是不能成功,其关键在于能否独立于原本的思维和文化,结合原有的优势资源,通过不断是试错建立起一套新的互联网模式的制度体系。
显然,王健林并没有给予团队这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