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芝不断出售核心业务 靠变卖家产企图净利润增长可行吗?

更多资讯可登录运营商世界网(telworld.com.cn),也可关注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运营商世界网 李雪莹/文

近日,有消息称全球领先的存储解决方案提供商希捷科技公司宣布与贝恩资本为首的财团投资者完成了此前宣布的对东芝存储公司的收购,收购由专为此次收购组建的日本公司K. K. Pangea完成,希捷以12.7亿美元现金出资以支持本次收购。对于东芝来说,出售业务好像成为一种习惯。

无独有偶,据国外媒体报道,消息人士称目前夏普正就以约50亿日元(约合4570万美元/2.9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东芝个人电脑业务进行谈判。作为东芝主体业务之一的存储和个人电脑业务一再出售,似乎意味着东芝正在借助出售相关业务进行转型。

作为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也是第二大综合电机制造商,近年来,业绩直线下降,根据东芝发布的2017财年财报来看,东芝2017财年营收为3.9476万亿日元(约合359.74亿美元),较上年的4.0437万亿日元下降2%;净利润为8040亿日元(约合73.27亿美元),上年净亏损9657亿日元。

而在近日,东芝公司称,公司本财年的净利润预计将大涨33%,这要归功于从180亿美元存储芯片业务出售交易中获得的利润,虽然从结果上看净利润大涨,但是无人不晓的是这一涨幅并非来源于业绩的增长。

事已至此,其实也不难理解,基建和核电亏损导致业绩亏损是公司业务的正常盈亏,但是为了掩盖业绩而财务造假却暴露了公司的企业文化,本就颓势尽显的东芝再加上造假丑闻无异于雪上加霜,毕竟掩耳盗铃盖不住真相,业绩上涨最终还是要靠业务发力。

运营商世界网(官方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TMT行业知名新锐媒体,一家专注通信、互联网、家电、手机、数码的原创资讯网站。
分享至:
文章关键词: 东芝,净利润

关于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