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资讯可登录运营商世界网(telworld.com.cn),也可关注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运营商世界网 丁浩/文
日前,北京执法部门再次对黑出租车、黑网约车等开展打击,多个平台的网约车都受到了影响。如此一来,打车难、加价打车等也是随之而来,网约车“司机”也再次成为了抢手,在这样的情况下,平台之间的竞争是否又会在这个严打风口过后选择“熟视无睹”,是还会成为一个恶性循环吗?
据悉,随着《北京市查处非法客运若干规定》开始实施,北京交管部门也开展了转型持法,对于多个重点地区,开展了打击非法客运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不合格规定的网约车。
面对相关部门的严打,多个平台的网约车平台的司机出现了紧缺,随之而来的打车难、加价打车都给平台的使用者带来了不便。据悉,滴滴、易到等网约车平台的运力也受到一定影响。快车、优享等业务皆需要排队等待十几人、几十人。更有网友在微博上晒出排队等待上百人的截图。
而网约车运营证和网约车驾驶员证成为了目前北京打击网约车的重点,多数是一些私家车主要想加入网约车行业,但对于三证合一的要求也是达成,更何况办了证后车辆性质变化,也就使得尽管在政策出台后,还是会有“黑司机”选择冒险的原因。
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在各大平台中也是多见,平台多数也是选择了“默认”。此次严打带来影响,对平台来说,意味着服务能力的下降,对乘客来说,意味着叫车难度上升。这个矛盾,各大平台会依旧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在司机成为成为“抢手货”后,不合规的车辆和司机甚至会继续运营。
网约车作为共享经济的代表,为大众出行带来了方便。但太多问题却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这应该给网约车平台敲响了警钟,在严打风口无论是对滴滴来说,还是其他的网约车平台,只有守住对大众出行安全的底线,才会守住大众对平台给予的信任。
运营商世界网(官方微信公众号tel_world)——TMT行业知名新锐媒体,一家专注通信、互联网、家电、手机、数码的原创资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