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通信业高层论坛召开 中国通信企协武锁宁发表演讲

2018-09-30 14:15

 更多资讯可登录运营商世界网(telworld.com.cn),也可关注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9月25日,2018中国信息通信业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正式召开,会上,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武锁宁针对工业互联网这一话题发表了重要讲话。

以下为武锁宁副会长讲话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为了提高我们会议的质量和效果,我们今年在部里的领导进行了创新,上午保持高起点,高层次的论坛以外,下午就行业发展的一个实际的问题,在充分准备调研的基础上展开深入的研究。所以今天下午这个主题也是我们张总共亲自点了题,就是通信业如何参与工业互联网的创新。为了把这个会议,这个议题能够深入的掌握和调研,会前我们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在部领导,也是在我们部里头相关司局的指导和参与下,整整一个月前的这几天,这一周,我们到了上海,也就是我们中国工业的发源地,也是现在工业互联网的前沿阵地,做了一个深入的专题调研。

今天我主要就结合我们的成果做三个部分的交流:

第一部分,我们对机遇期的分析。

第二部分,机遇窗口的分析。电信业参与互联网的机会在哪里。

第三部分,我也把专家组的意见建议反馈给大家。

第一部分,我们这次调研大家一方面调研,一方面思考,一方面交流,尤其奚部长做了总结讲话,专门提出国家工业互联网的创新面临着重要的战略基于其,而且这个机遇期是有时间性的。调研组回来以后进行的深入的消化,我们理解确实我们国家参加我们国家在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在全球的角度,产业的角度,都面临着难得的机遇期。

第一,产业有需求,中国推进,现在全世界我们知道推进产业互联网要有两个东西,一个工业是基础,信息化是手段,只有这两个条件都具备,去推动它才有基础条件。中国现在具备不具备呢?应该说我们中国可以理直气壮的说我们现在已经是全世界的走在前面的工业大国,虽然我们的工业化的进程可能还没有完成,但是我们体量大。走了改革开放40年,我们已经成为了这样的大国,高铁、大飞机,华为,在这些领域中间已经在世界上有这样一个创新的基础。同时我们现在正在致力于工业的转型升级,要致力于工业供给侧的改革,中国的工业化又赶上了工业4.0这个历史机遇,这就给我们中国参与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在产业上提供了一个基础。

第二,同时我们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体制优势,工业互联网是工业和信息化业深度结合,融合创新的结果,只有锣来了鼓来了,才能锣鼓喧天唱好这样一个大戏,而中国恰恰具备了这个条件。我们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就鲜明的提出,中国要走出一条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这样一条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就是工业化的最后冲刺期,赶上了这样工业4.0的时代,所以这两个的结合创造了条件。而且我们得天独厚有这么一个体制,我们现在不出工信部的西长安街13号大院,我们管工业的部门,管通信的部门,管无线电的部门,管网络的部门都在一个院里,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有这样的条件,而且工信部现在重中之重的中心中国就是两个中心,一个是制造强国,一个是网络强国,制造强国里面的核心就是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离不开网络跟信息化。网络强国就是要去全方位参与国民经济的创新。所以工业强国和网络强国的这样一个珠联璧合的结合,给我们中国在这个领域中的创新应该是体现了全球绝无仅有的这样一个很好的基础。

第三,网络有基础。工业互联网网络是基础,什么叫工业互联网?一定是网络的,什么叫工业4.0?工业4.0它的主编做过一个解释,工业互联网的本质要把每个用户的需求直接连到生产线上去,怎么连上去?网络离不开。而我们中国现在网络已经走到世界的前列了。现在无论是我们的固定网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还是说移动网都是全球规模第一,网络的先进性都是第一的。我们现在基础网络走到世界前列,现在工业互联网直接相关的这些网络,比如说智能管道,NB-iot全球最大的物联网,5G也在加快领先的步伐。同时通信业我们也是面临着创新的机会,互联网创新现在是全球网络创新的前沿和方向,在这个领域中间应该说固定互联网的创新的时候,起步我们比全世界都晚了,至少晚了十年以上,我们没有这个机会,工业互联网,我们中国到1994年才引入互联网,进入生活也至少有十年的时间。移动互联网我们很努力,现在月不错,但是我们实际上比世界至少晚了3-5年的时间,为什么?移动互联网的前提是宽带移动网,2000年全世界解开始启动3G的建设,中国是2009年才开始建3G,尽管我们现在干的很好,实际上我们起步的时间了3-5年,但是工业互联网的创新我们现在处在跟全球同步起跑点,甚至基于我前面分析的技术优势我们还要略微超前一点。

第四,全球有机遇。具有难得的全球机遇,我们知道工业互联网网络是重要的基础,网络是什么?就是要有它的规模覆盖宽带都提出了要求。在这个领域中间,现在尤其是专注于工业服务的这样一些网络的建设里面,它对规模的需求,对覆盖的要求,对宽带提出新要求,我们现在就可以跟世界上工业互联网走在前面,信息化走在前面好有对比。比如相对日韩,中国的网络规模比他们大得多。因为工业互联网没有一定的规模是做不成的,而且我们中国地大物博,良子洗脚都能洗成全世界的上市公司。相对于欧洲我们的网络覆盖比他好,欧洲现在把工业互联网忙的是组织网络,放开揭秘,工业互联网要去组合成一个大网络,要有大规模的,欧洲是够大,体量大,他是一个国家是一个网络,我们中国是一个全覆盖的网络。相对于美国,美国当然他们最早提出工业互联网的概念,但是他们在政策上给左右的互搏也给我们提出了机会。早在五年前美国旧提出了工业互联网这样一个概念,但是直到今天他也没有更大的突破。为什么?因为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僵化的理解网络中立和平等接入,而且又在奥巴马时代做出了史上最严厉的这样一个选择。而工业互联网呢?是要求网络应该是智能化的,我们知道互联网的TCPIP的协议基本观点,就是全面开放、平等接入,智能通过增加网络的冗余来解决。但是如果你丢了一个包,机器和机器就撞上了,天空一号和二号就擦身而过了,连接不上,它需要万物互联的连接,但是这个连接如果是一个网络是不能解决的,所以美国的工业互联网专家也提出,一定要建立靠一个智能管道来把它连接在一起,但是在美国难以推进。我们知道美国的第一利益从政治上来考量这个问题的话,网络越开放越好,越开放美国的价值观越能传遍全世界,所以他们现在对于网络的开放是更重视一些。我们通过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的两党博弈就能够看到。奥巴马留下来还作为一个遗产,搞的史上最严格的网络中立政策,用冗余解决问题,他是从美国的政治这个角度去考虑的。但是我们中国不是这样的,我们一开始就可管可共,我们更重视网络在经济领域中间的应用,所以智能管道在我们中国是没有任何障碍的,人大代表一致同意做智能管道,这个跟美国是不一样的。

当然相对于美国我们目前在政策上有一个机遇,这个机遇是有时间性的,任何一个机遇都有时间的函数。特朗普上台以后已经开始转向了,特朗普一上台干了一件事情,把联邦通信委员会的主席给换了,换上去这个人是谁?就是少年派,为什么换他?他一直主张网络要可管可控,当年在讨论中立法案的时候,联邦通信委员会最后投票的五个委员中间,在奥巴马时候是三比二,少数派里面有两个,其中一个就有少年派。特朗普上台以后首先就点了他,他曾经是美国数一数二的电信运营公司的法律顾问。而且这个少年派就上台以后不辜负特朗普的期望,上台地十天就宣布了一系列政策变动,其中撤销运营“零费率”服务调查,这被认为是推翻“网络中立”新规的第一步,引起外界一片哗然。很快3月28日就提出宽带客户隐私保护规则,10月份就提出了可以提供差异化的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的网络。这个现在就是美国已经形成了空间,下一步我们想这个推动了以后,可能美国的工业互联网经过5年多的两党博弈以后会加快步伐,所以奚部长讲我们有机遇,有这么多优势,但是机遇是可变的,是有变数的。

但是总的来说是机会大于挑战,专家认为中国推进工业互联网有优势、有机遇,但是我们的领先机遇具有窗口期,把握好大有可为,把握不好稍纵即逝。

第二部分,在这样一个时间窗口里面通信业参与的机会在哪里?

第一,电信业到底有没有机会?我觉得应该是有机会的,我这里分析了我们是有机会的,实际上我们未来的网络如果是三个架构的话,在IaaS层、PaaS层、SaaS层都是有机会的。

首先在IaaS层通信业就是搞基础设施的,现在我们讨论物联网、大数据的转型在,所以在宽带互联网简化了网络、提高了效率,同时在网络上也有机会。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是把这个网络打通了用在一个宽带上去,以前用TSTN支撑它很累,后来ISTN支撑它很轻松,但是这个轻松的过程中间网络也在发生变化,它的能力、安全性、可靠性,随着开放挑战会越来越艰巨。但是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发展正在变化,随着互联网从媒体类的应用到信息类的应用到电子商务的应用,然后到各种行业应用最后到工业应用,它需要的元素越来越多,要从充分排放的逐步通过管放结合到有效闭环的这样一个管理。这样网络如何适应它就提出挑战。

我们在进行宽带化、网络化的过程中间,把网络从左边的网络已经变成右边的网络,原来网络架构是什么?叫智能,智能在哪里?在网络的中心,在交换机,交换机把所有路由都规划好了,家里电话就是一个傻瓜的终端,中间是白痴的连接的网络,所以网络就不能适应互联网的进一步需求。怎么办?我们要解决的一定要对网络进行新的提升,网络就要发生变化,这就是我们的智能管道建设必须要启动。

同时网络在变化的时候,对于网络的架构也带来了一个新的变化,所以我们是不是要回到原来的交换机时代?我们搞智能管道是不可能的,因为宽带对业务的需求,成本的降低是决定它不可逆转。但是现在的网络也在发生新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实际上我们用一个平台在网络上再架构一个悬在空中的F在构建我们的智能架构,这样一个平台的架构也是带来了新的机会,我们运营商不仅IaaS上有机会,在平台能力上也有机会。因为我们智能管道来了不同网络,用户不能直接消灭网络元素,要能够可管可用,可以面向的平台,所以要把这些网络资源集成起来才能够吸引用户的需求,这所以现在网络其实从移动互联网的后期已经悄然发生了这样一个变化,这个变化就是给我们运营商带来了机会。将来可能有一种应用就有一个平台,比如滴滴打车是什么?滴滴打车就是一个平台,它就是一个服务。马云阿里巴巴是什么?他不就是造了个平台吗?他可以在网络上把各种需求连接起来,将来有一个网络就有一个平台,所以运营商进入这个领域晚不晚?不晚,我们跟BAT没办法比,但是工业互联网带来的变化千万万万,带来的需求千千万万,所以我们的需求也是很多的,这就是我们未来的这样一个架构,所以在这样一个机会中,我们运营商也一定是有机会的。

在SaaS层就是以软件技术为代表的服务层,这个确实是运营商原来不擅长的,但是有人说这个我们搞不过IT企业,我们参与过来可能没有长处,没有优势,但是我们知道SaaS软件化,你没有这一节是不行的,没有这一节就像茶壶没有嘴,网络再好有一个平台倒不出去水,用户不采纳你。我们这次在上海调研,最大的上海电器很大的公司,万吨水压机都是他们造成的,拿个订单去招标,想来想去网络没有一家能比上中国电信,但是他要的解决方案就不相信我们,他说这个解决方案你软件可能不足,最后他就选了别人。所以你没有这个就进入不了这个领域,所以数字化虽然到未来炮兵是炮兵,步兵是步兵,大炮不需要杀刺刀,但是产业还没有进行新的配置资源不齐的时候,一个短板可能就把你一个市场的机会都没有。有的时候是短板决定你的机会,而且真正需要我们的这些企业我们有可能有机会,恰恰他们确实是数字化能力。真正是海尔,华为他是内部的工业部需要你,他们是全套工作,我们就需要他有这种转型需求的,又可以成为我们的市场,往往他的IT能力又不太强,因为数字化转型是双向的,我们要实现数字化的能力提升,工业企业也要实现数字化,这个才能数字经济的平面。所以在这个领域中间,这个我们做进来不可或缺,而且不是说要补短板,实际上网络化是穿透整个软件环境的,如果不懂软件能力很难理解用户的需求,平台也做不好,后面的管道也不知道要哪些东西才能穿透,所以我们在SaaS层面中间也要积极参与,没有服务就像收割机没有收割刀,港口没有龙门吊一样的。我们讲数字化转型重中之重的任务就是要提高我们数字化服务的能力,或者是我们服务数字经济的能力,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要表达。而且我们下一步要进入的垂直行业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这是我们转型的一片新的蓝海。

我们在上海调研中间当然也很有收获,我们这次也发现了在这方面成功的典型,我们走了几家企业,感觉到在数字化转型方面,通信业是能够做好的。我们到了上海访问了好多公司,最后大家回来一评价,中国电信理想公司在这方面的尝试给了我们信心。无论在网络层、平台层、服务层都是有机会的,在管道层他们不仅是备考中国电信这样一个网络技术,同时他们在积极探索把这些能力转化成工业矿,直接可以渗透到工业,所以把网络层最后一个阶段的创新。现在他们的工业矿已经有70多家企业在运用他们的网络。一会儿他要给我们作报告。

同时在平台层他们20年积累了软件基础,用了10年时间创造这样一个平台,具有很多服务工业的大数据,SaaS层,一介绍就是我是个软件公司,是因为他们确实有软件的实力。这就证明了我们通信业,不仅具有担当IaaS层的能力,而且有发力IaaS层的可能,还有参与SaaS层的机会,到时候还请中国电信来介绍,来看看他们。

第二,同时这次调研大家有一个感受,进入工业互联网是下一步我们提升价值的一片蓝海,大家上午反复讲了,我们通信部经历了这样一些日子。宽带没有了,宽带虽然才10年,但是提速降费,我们的价值基本上达到了底面。我们下一步的价值在哪里?第三条曲线,高价值的数字化经济,所以数字化去服务。数字化经济是一片蓝海,我们从哪里抓起,既要从中小企业抓起,也要看到垂直行业应用是个很大的机会。但是反过来对于垂直的私有云,尤其是需要私有云和公有云大同的混合云中间现在还是一个机会,所以我们从这个领域去创新,第三条曲线是我们下一步增值的机会。

第三部分,机会也是很短暂的,面对这个机会我们怎么办?这次专家组,李平总、默芳总都是顶级的专家,他们认真调研,我们吃饭都在开会,每一天都是工作餐,吃饭老领导很关心,都是在开会,都在会场里吃盒饭来探讨这个问题。探讨完了最后奚部长做了一个总结,10点建议,秘书处同志根据奚部长的建议,根据专家组的建议,我们把它简单的现在做了初步的梳理,我在这里给大家做个介绍,其实是抛砖引玉,希望更多人参与,参与完了以后形成一个新的建议,最后形成一个报告给部里汇报这个报告。

第一,对政府,对行业提出一些建议。

一是要超前完整布局工业互联网产业,这个大局要布局好,我们国家的为什么第一轮TDS搞不成,TDL怎么搞成了?实际上就是我们布局的时候一个产业链的密切配合。因为很可能这个工业互联是系统性很强的一个应用,一个短板就没有办法做成这个服务,当然现在我们已经工业2025,下一步要在层面上,在布局上能够提前做好,就把原来走过一个阶段交学费,一个阶段才出成果这样一个漫长的10年的时间把握住机会。

二是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的标准建设,这个我们在信通院的支持下,但是工业互联网一深入就发现他的标准太复杂了,产品门类,技术性,除了我们接口标准以后,工业里面很多标准做好了,我们才能够系统去推进它,所以这个里面我们捋出来一些,大家有时间的经验有哪些,它应该是个标准的体系化,没有标准九没有大工业,实际上工业的标准化怎么跟信息化结合还有好多的空白。

三是推进数据的共享,我们现在到了大企业里头我们也很理解他,基本所有的大企业都是用小生产或大生产在搞这个,其中最担心的就是数据,还好大家数据的价值观念提升了,但是又过度的把数据的价值提升了,我家不能给你,你家不能给我,其实如果数据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核能,这个东西不碰撞哪有大数据?只是我们要区分,要把它控制好它就是核电站,就是核能,我们要有控制的释放,这个就是我们要建立数据共享的规则,尤其工业互联网的。

四是加强平台的治理,工业互联网对安全可控性越来越高,将来平台数量一定会超过互联网前20年的网站的树林,可能有一个应用就有一个平台,全产业有贯通的综合的平台,也有局部的平台,有做流通的,有做生产的,会出现很多很多的平台,将来我去找第三方平台为我服务,我相信谁?可能平台的治理就是很重要的。实际上工信部现在关于网站和网信办分不清楚,工业互联网管理就是我们的职责,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我们巨大的机会,我们应该把它建立起来。我们的建议把至少平台的备案制度要建立起来,它的安全性决定了它的体系,它的机制要保证它,关键是把机制建立起来。

五是推动工业互联网企业协同创新,我们是一个蓝海,大家搞一样的事情就变成红海了,实际上工业互联网各有各的基础,各有各的用户结构,各有各的机会,而且这个机会是千千万万的平台,我们可以分工合作,尤其运营商之间用户是各家的,后台是某一家运营商投资了,你就变成一个大数据的中心。因为数据如果被分割了,大数据的效应就不可能发挥出来的,就要推动它,我们行业协会,通信企业也需要在这方面发挥作用。所以我们今年特别成立一个创新事业部,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如果找寻这个机制,把运营商做起来,现在其实在当年我们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支付,当年都走在前面,现在我们的市场份额只有百分之几了,其实我们的优势大家回过头来其实是很有优势的,但是一分割就有问题,所以我们也希望我们的创新机制发挥作用,我们也建议部里希望支持我们,这是给政府。

第二,对企业的建议。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所以我们对企业也有一些建议。

一是树立大产业互联网意识。我们说工业互联网未来很好,但现实这么大的难度,产业链还没有配齐,你一下子做它,企业投入进去有没有回报?其实我们拓宽一个观点,工业互联网跟我们原来的公众网的优势不矛盾,将来要把每一个消费连接到生产线上离不开我们原有的资源,同时工业互联网也不是非得到车间里头去服务,我们参加不了太多。我们可能是在流通,企业和企业,企业供应链和供应链方面的更多的结合。同时为提供的这些产业链,在能源领域,在医疗领域,在很多垂直领域都是可以复制的,所以我们在参加工业互联网的时候,不要把我们的思想束缚到一定是工业,实际上这个产业互联网的概念,这样子我们就可以吃着一口原来的优势就是我们社会性公众的优势,同时又把我们现在的在移动互联网形成的优势能够得到体现,同时面向互联网提升,把这三个层面打通了,做起来可能就能够循环。所以奚部长第一点要树立找准市场,找不到市场不行。

二是提升网络数据传送能力。我们网络优势很多,但是原来那个优势是面向连接的,大数据的时代,工业互联网的时代,需要数据贯通。其实工业互联网最核心的效率,把原来已经很好的生产线为什么破开,网络化、广域化,希望更大的发展,还是相信网络,数据可以在未来的网络上贯通。但是我们的网络很好,数据原来面向链接的,贯通能力还是比较弱的。中国邮政搞了一百多年的传递,一解放就开始发行,做得好不好?很好,当时我在报社当总编,他也给我服务的很好,生产线一下来他就接走了送给每个用户,但是到明年我来问问他,我这个报纸定给谁?他不知道,本来我要拿到这个数据就可以很好的为他服务了,不行,做不到。人家物流做到了,菜鸟做到了,而且数据连起来了,就是数据要贯通,所以我们上海理想的他们的工业矿,把数据打通了就很重要。

三是打造第三方国家级平台。在千千万万中各家找到自己的特点,同时我们也希望跟部里结合起来,要做点大的国家级的平台。为什么?平台无非是四种,一种自己用的自产自销,第二种我造的你用,第三种就是其他的人为两到三个人服务。第四级平台就是能够跟政府平台结合起来服务产业的比较。在平台中间现在我们海尔平台搞得很好,但是海尔不可能跟格力去共享平台,他们的数据中间肯定有问题。央企作为这样一个职能应该说第三方、第四方做还是大有可谓的。

四是提升数字软件服务能力,这个我就不讲了。

五是鼓励三级创新企业混改,电信有这么多优势其实我们也有短板,这个短板就是央企,我们的财务管理的体制很严格,这样跟互联网企业在一个市场里竞争,去参与创新,我们的链条就太长了。怎么办?李平总了解这个政策,实际上国家对混改,对一级、二级混改的要求很严格,但是对于三级企业的混改是积极鼓励的。因为二级、三级可以把控好,我想像我们理想这样已经做得很好的,如果给他一个机制,给他一把火,他一定能够更好的飞翔起来。

这就是我跟大家介绍的一些我们的初步建议,谢谢大家,我就讲到这里。

运营商世界网(官方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TMT行业知名新锐媒体,一家专注通信、互联网、家电、手机、数码的原创资讯网站。

分享至:

关于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