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副总经理朱常波:中国联通积极推进5G布局

2018-10-01 16:09

更多资讯可登录运营商世界网(telworld.com.cn),也可关注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9月26日-28日2018年中国国际通信信息通信展览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外知名设备商、云计算、物联网等400家参展商参展,5G、光通信、量子信息、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成为热点话题。会上,运营商世界网邀请到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朱常波副总经理做客高端访谈,对中国联通在5G工作上的进展情况和战略规划以及对行业现状进行了一番介绍和解读。

运营商世界网: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2018年中国国际通信展,这里是运营商世界网访谈间。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的朱常波副总经理。

朱常波: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跟大家一起畅谈5G,畅谈未来。

运营商世界网:欢迎朱总。本次通信展有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就是5G,中国联通作为通信运营商在5G方面的发展受人瞩目,我想问一下朱总,中国联通在5G方面的布局和发展规划是怎样的,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吗?

朱常波:对于5G大家都非常期待,我们国家一直在积极推动5G技术发展,并提出了2020年正式商用的目标,中国联通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地做好各种准备工作。我们于2016年成立了5G开放实验室,推进5G关键技术研究和标准成熟,深度参与了国际国内的相关标准组织,如3GPPITUCCSA等,有力推动了5G标准的成熟。

另一方面,我们积极加强与产业的合作,推动5G应用的孵化和创新,已经发布了20多本技术白皮书,成立了若干个跟5G相关的产业联盟,其中,主导成立了中国CORD产业联盟、中国联通5G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中国联通5G+视频产业联盟等,此外我们担任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的副理事长单位、中国AR/VR业推进会的副理事长单位。我本人也是中国AR/VR业推进会的副理事长。

今年中国联通成立了面向行业应用的5G创新中心,下设十个行业研究中心,以及与BATJ(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和华为合作的战略实验室,聚焦垂直行业,孵化5G创新应用。为了各省优质资源进行协同,在北京之外成立了75G创新中心的办公区,包括上海、深圳、广州、厦门、成都等,这样便于和当地的优质企业开展合作。

同时,我们计划在17个城市开展5G规模试验和业务验证,不同城市结合不同的行业特点,有选择性的进行一些业务验证及应用孵化,如在北京开展面向冬奥会的业务验证,雄安开展智慧城市,沈阳开展智能制造,深圳开展智慧金融,南京开展智慧教育等等,我们在17个城市分别选择不同的重点行业来推动5G的创新孵化。

5G4G有很大的不同,4G主要面向人与人的通信,5G除了满足人与人的通信之外,更重要的是使能垂直行业,推动社会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所以我们非常重视与垂直行业的合作。

总体来讲,中国联通无论是在技术的推动方面,应用的孵化方面,还是在自身的体制机制改革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力争实现5G领先。

运营商世界网:刚刚朱总给我们做了非常详细的介绍,我们也大致了解了中国联通目前在5G布局及规划方面的情况。现在大家都在积极布局5G的发展,过去在3G、4G时代,中国联通也是做了很多,那现在在5G的筹备和试验阶段,大家都在强调网络和应用的融合,25日的高峰论坛上也有很多专家和领导谈到了关于5G为什么要与行业融合的问题,在5G的建设发展的时候,这些融合涉及到什么业务,需要怎样进行融合?

朱常波:5G和垂直行业的融合至关重要。从移动通信的发展来讲,80年代开始从1G2G3G4G,以及现在的5G,基本是每十年一代,讲的就是One Generation One decade(十年一届)。但是从4G5G是一个非常大的跨越,4G时代主要是移动互联网的应用,面向2C用户的eMBB业务。到了5G时代,除了eMBB的业务之外,更重要的是使能各垂直行业,实现5G与垂直行业的融合发展。

5G网络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期主要是提供面向2C用户的eMBB业务。

第二阶段,提供面向各垂直行业的2B业务。

第三阶段,我们认为随着5G的成熟,将是网络切片技术的时代,未来的网络切片类似于一种业务产品,就像现在购买通信服务,购买电话卡一样,将来大家在网上能够按需的购买,自主选择所需要的通信服务,包括带宽要求、时延要求以及QoS保障要求等。

运营商世界网:假如我需要什么就可以选购什么?

朱常波:就像在网上购买商品一样,可以自动按需地订购。因为各个垂直行业的应用需求是不一样的,有的需要大带宽,比如大视频业务;有的需要低时延,比如工业控制、自动驾驶;还有一些物联网业务,需要大连接。但是我们只有一张5G网络,要满足不同业务的需求,将来就要利用网络切片技术,针对不同的需求构建一个虚拟的,同时它是相互隔离的、专用的逻辑网络,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因此,面向各个垂直行业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也是运营商角色的重要转变。

运营商世界网:刚刚您提到现在运营商从以前管道的角色,现在逐渐向使能者的角色转变,在不断地向行业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运营商需要做出哪些改变?

朱常波:对运营商来说,即是机遇,也是挑战。首先它是机遇,随着移动通信的普及,人与人的连接增长空间是受限的,但是面对万亿级垂直行业市场,空间是非常巨大的。但同时也是一个挑战,各个垂直行业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比如智能制造、智能交通、医疗、教育、农业,各个行业都有自身非常专业的需求。需要通过合作来了解各个垂直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痛点、难点,结合5G大带宽、低时延和广连接的技术特点,一起来找到新的商业模式。

运营商世界网:更多的还要和行业合作。

 

朱常波:我们一直致力于构建5G的生态圈。比如在工业方面,我们在上海展期间成立了5G工业互联网联盟,很多优秀的企业都加入了联盟。95日,我们在深圳成立了5G+视频的产业联盟,面向大视频产业,囊括了从内容制作、终端(包括4K8K显示屏、摄像头、AR/VR头盔)、芯片到网络设备全产业链。919日在阿里的“云栖大会”上,中国联通在国内首次进行了5G+8K的现场直播,用8K摄像头采集会议场景来进行实时直播。5G来临,首先是机遇,其次是挑战,机遇和挑战并存,关键在于我们自身的努力,我们有信心和产业链合作伙伴一起构建一个良好的5G合作新生态,使能各个垂直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运营商世界网:信息量真的是很大。对于中国联通在5G应用方面的布局和整体规划,包括会遇到的一些挑战朱总都做了详尽的介绍。下面我想为朱总一个稍稍有意思的问题,大家都知道2022年是冬奥会,中国联通作为冬奥会的合作方,在冬奥会的时候,中国联通会以哪些形式去进行合作?我们会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朱常波:中国联通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唯一官方通信合作伙伴,一直与冬奥会组委会紧密合作,我们的目标是为全球亿万观众提供一场精彩的5G奥运。我们会在冬奥区域先进行5G网络的部署建设,包括体育场馆、道路、机场、高铁等,提供完善的5G基础覆盖;同时,我们也会积极的进行业务试点,为奥运做准备。

所以我觉得到北京冬奥会的时候,我们一定能够为观众提供一个全终端、全视频、全场景、全超高清的视觉盛宴。相信全球亿万观众一定能够体验到一次真正的5G奥运,我们也力争为奥运会的历史增添一场精彩绝伦的5G奥运。

运营商世界网:您刚才说的机场、高铁都有这样的规划,因为冬奥会是在北京举办,所以我们目前范围也是在北京?

朱常波:北京和张家口这两个奥运场馆主要所在地都在中国联通的17个试点城市中。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开展5G内外场的实验,推动网络设备的成熟,实现2020年正式商用的目标,在冬奥之前建设成熟的网络,能够给现场的观众提供非常好的体验,比如沉浸式的业务体验,运动员的头盔上可以安装8K摄像头,这样观众可以从运动员的视角来体验运动的过程。

当然目前对我们来讲也是挑战,去年的平昌冬奥会,马上来临的东京奥运会都会进行5G业务的应用。但是,2022年的5G技术更加成熟,网络能力更强,5G的业务也会更加丰富,我们希望2022年能够给亿万观众提供沉浸式的视觉盛宴体验,不仅仅是示范式的或者是演示性的。

运营商世界网:听朱总的介绍对2022年冬奥会更加期待了,非常期待2022年能到现场体验一下。下面我们想了解一下关于自动驾驶、智能驾驶方面的问题。中国联通在车联网、智能驾驶方面一直在深耕。今天中国联通与华为、百度共同发布的智能驾驶演示,能够实现哪些功能?其突出特点是什么?

朱常:此次中国联通携手华为、百度开展基于5G网络自动驾驶和远程驾驶实车演示。我们北京海淀驾校部署5G试验网,依托5G网络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的通信能力,实现了智能驾驶平台与车队之间的高清监控视频传输。智能驾驶平台展馆接收到“自动驾驶测试车请求远程协助”信息时,可启动远程驾驶功能来接管车辆从而实现自动驾驶和远程驾驶之间的自由切换,这标志着5G网络自动驾驶和远程驾驶的应用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之前,我们在上海也做过远程驾驶的演示,北京和上海两地之间跨越了1300公里的超长离,却能通过5G网络实现超低时延的智能驾驶控制,这也是界首例。本次联通与华为、百度的远程驾驶更注重业务运营的实地应用,增加了自动驾驶和远程驾驶之间的自由切换功能,为5G网络在智能驾驶中的应用做了运营级的示范,未来这些业务可应用于事故紧急救援、恶劣环境施工等场景。

昨天工业和信息部化的苗圩部长,网信办的杨小伟副主任,很多领导莅临我们的展台,对我们演示的情况给予高度的评价。对我们联通、华为、百度三家的合作也给予充分的肯定。

运营商世界网:5G网络在智能交通中将起到怎样的作用?能够满足那些业务需求?

朱常: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这些应用都是以网络通信作为基础,先进的移动通信网络是未来智慧交通的基础。从当前看未来的智能交通业务对于通信能力需求主要呈现三大趋势:超大容量、时延敏感、安全可靠。未来5G网络将通过新型通信技术来满足这些通信需求。

首先是高数据率大容量业务:动态高精度地图、浸入式远程驾驶、高清视频交通监控等,对网络上传/下载数据速率提出了极大挑战。例如有些自动驾驶技术希望网络提供单用户1Gbps的通信速率然后是时延敏感业务:如自动驾驶、远程驾驶、-车/车-人防碰撞等业务其中防碰撞业务需要20ms的通信时延,自动驾驶要求的时延指标甚至可达3ms。只有5G网络毫秒量级的低时延特性,才能够充分满足这样苛刻的指标要求。最后是高安全可靠业务:车联网信息的传输与交互必须是准确无误的,可靠性须达到五个九(即99.999%);传输机制也须是可信传输,通过认证鉴权、加密等机制保证终端的合法性,保证信息不被窃听和篡改,避免恶意攻击造成的伤害。上面这些业务都将通过5G网络来实现。

运营商世界网:中国联通5G车联网的部署规划是怎样的?

常波:中国联2018年已在北京、上海等地开展远程驾驶、自动驾驶的业务示范,在业内牵头推动多场车联网试验验证,并且在北京通信展、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重庆智博会推出智能驾驶的内外演示。后续我们将在重庆、常州等8个城市开展基于车路云同的蜂窝车联试验,进行5G车联业务验证及性能估,预期完成100多个细的业务验证。随着5G网络的大规模部署,5G车联网也将逐步迈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让大家感受通信技术发展给出行带来的高效和便捷。

运营商世界网:非常感谢朱总为我们在5G行业应用和自动驾驶方面做了很详尽的介绍,再次感谢朱总。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运营商世界网(官方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TMT行业知名新锐媒体,一家专注通信、互联网、家电、手机、数码的原创资讯网站

分享至:
文章关键词:

关于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