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流量劫持之战苦斗三年 搜狗拒不执行有何隐情?

更多资讯可登录运营商世界网(telworld.com.cn),也可关注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运营商世界网 王莹/文

日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针对百度起诉搜狗浏览器恶意劫持百度hao123流量、经百度多次要求但仍拒不停止劫持行为的情况,对搜狗公司下达行为保全禁令,勒令其立即停相关劫持行为。搜狗连续多次被法院判决停止劫持行为却拒不执行,底气到底从何而来?

据悉,搜狗与百度的流量劫持纠纷始于2014年。有网友发现,在使用搜狗输入法在百度搜索框中输入文字进行搜索时,经常会自动跳转和切换至搜狗的相关搜索结果页面。对此,百度将其诉上法庭。2015年,海淀法院一审判决搜狗立即停止劫持行为,并赔偿百度经济损失50万元。搜狗方面不服一审判决再次上诉。

2018年5月,经过审理,二审法院判决搜狗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维持原判。然而搜狗仍拒不执行法院判决。在这之后,百度在2018年6月、7月、9月接连向法院申请对搜狗进行强制执行。但是据了解,搜狗此次虽然停止了相关行为,但再次向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了复议。

事实上,从2015年第一次审判到2018年5月二审这三年的时间里,百度与搜狗一直纠缠不清。搜狗曾经提交了17项专利权向百度发起专利战,然而其中11项专利先后于2016、2017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判决无效。

截取百度流量本是不正当竞争行为,搜狗为何屡次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资料显示,除百度外,搜狗近几年已涉多起流量劫持案件,2016年,因安装搜狗输入法后,UC浏览器内的搜索引擎由“神马搜索”替换为“搜狗搜索”,神马公司、UC浏览器经营者广州动景公司将搜狗起诉,要求赔偿经济损失200万元;2018年,搜狗再次因流量劫持被神马搜索起诉,后者向法院提供了高达18.97亿的被劫持流量数据,并向搜狗索赔经济损失1亿元...

运营商世界网认为,目前互联网公司抓住侵权诉讼周期长、判赔低举证难,即便败诉获得的收益也远高于受到的惩罚这样的发展漏洞,进行不正当竞争。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做法带来的将是用户的信任度降低,搜狗若想赢得长远发展,还需遵守规章制度,执行法院判决。

运营商世界网(官方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TMT行业知名新锐媒体,一家专注通信、互联网、家电、手机、数码的原创资讯网站。

分享至:
文章关键词: 百度搜狗

关于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