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资讯可登录运营商世界网(telworld.com.cn),也可关注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郭吉勇,中国电信吉安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也是中国电信江西公司年轻的后备干部,自从江西公司任命他为泰和县沿溪镇草坪村“第一书记”以来,他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扎根基层,兢兢业业,乐于奉献,通过“四心”扶贫法,得到了村民的交口称赞。
一、精准扶贫“得人心”,把贫困户扶起来。
赣江绕村而过,草坪村共有5个自然村,6个村小组,280户,1180人。耕地1320余亩,人均耕地1.14亩,劳动力740余人,其中贫困户21户53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草坪村因推广甘蔗、竹篙薯等经济作物,让农民着实小赚了一把,年户均收入也有6千元以上。本世纪初,因基础设施落后、水利设施老化、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经济结构单一,村民户均收入跌至3千元以下,2016年,草坪村被列为“十三五”省重点贫困村。
面对现状,在精准帮扶工作中以何为抓手,发挥哪些作用?为加快草坪村的脱贫步伐,中国电信江西公司高度重视,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系列重要论述,第一书记郭吉勇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吉安、井冈山要在脱贫攻坚中作示范、带好头”的殷切嘱托,按照省委“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实现高质量、确保可持续”的要求,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家事去办,把贫困户当亲人、家人。
驻村伊始,为了得到第一手资料,郭吉勇就对贫困户、五保户、困难党员及致富能手逐一进行了走访,并快速收集完善了贫困户信息,真正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切实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落实到位,把有能力的扶起来。凭着他真心和贴心,贫困户见到他就请他进屋里坐,也坚定了贫困户脱贫的信心。
二、健康扶贫“暖人心”,让贫困户站起来。
第一书记郭吉勇,通过走访、与老百姓生活在一起,发现草坪村因养牛产业的兴起,大量的牛粪堆放和石虎塘发电站修建大坝原因,导致赣江水位升高,严重影响了草坪村饮水质量,老百姓面临着吃水难、用水难的困境,成为脱贫攻坚的“硬骨头”。“一定要让所有的群众喝上健康的水。”成了第一书记郭吉勇驻村后给老百姓的第一个承诺。经过深入调研和多方求证,多次和村“两委”商议,并积极向组织和政府争取资金,在全村计划修建三口深水井,让老百姓喝上健康的自来水,该项工程也得到了村民的高度肯定。
一枝一叶总关情,每一户贫困户时刻牵动着第一书记郭吉勇心,并承诺“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草坪村黄坑小组贫困户邓贵江,因残(中风),缺乏劳动能力,生活难于自理,也是21户贫困户唯一未脱贫的一户。为了消除邓贵江的经济顾虑,缓解邓贵江父母的压力,郭吉勇多次到泰和县文田残联了解了康复中心的情况,此机构康复和食宿都是免费的,解决了贫困户“就医难”的困惑。
与此同时,为提高村民生活条件和健身场地,筹集资金硬化道路4公里,实现了每户村民门口的路面硬化;修建围栏、篱笆700米修建涵管、排水沟300多米,建好广场2000余平方米,通过清理鱼塘平整土地6000平方米。新建卫生室一个,图书室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建好景观墙、文化墙800米,新建一个2000余平方米休闲广场、一个1000余平方米文化广场和“田教授”艺术党课舞台。
三、产业扶贫“激人心”,使贫困户富起来。
过去,草坪村贫困户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不强。靠“救济式”扶贫,群众的等、靠、要思想严重,使扶贫效果打了折扣。郭吉勇担任第一书记以来,因地制宜创新产业扶贫,增强贫困群众自身造血功能。在对21户贫困户进行挨家入户走访后,立即召开村两委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党建+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以实物的方式向贫困户发放价值3500元的肉牛一头,第二年把肉牛卖了之后,只要返还本金又可继续领养的原则,这一举措很快改变了由以往的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的路子,贫困户非常感激。
不仅如此,还积极抓好党建和综合治理工作,以村级集体增收、农民个人增收“两个增收”为切入点,大力推进村级经济建设,为农户肉牛养殖提供互联网技术支持,建立监控系统以获得专家的远程指导及客户的参观了解,建成村级文化信息网络园地,为农民搭建了信息化交流学习的平台。
四、网络扶贫“振人心”,促贫困户强起来。
为助力草坪村脱贫致富走在前列,江西电信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成功实现了草坪村“全光网村”。“草坪村家家户户装上了宽带,打通了草坪村通往外面世界的信息高速公路,让养牛合作社肉牛上网出村计划得到实现。”草坪村村书记康敬华说。
“坚定不移地落实中国电信网络扶贫政策,规划4G基站、铺设十余公里光缆,实现了草坪村4G、光网、宽带电视全覆盖,另外,通过使用精准扶贫服务端,实现针对贫困户的建档建卡、结对帮扶、制定帮扶计划、快速推进精准扶贫。” 郭吉勇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落实好信息扶贫,他带领工程队拉光纤、架基站,教会村民使用智能手机;为了落实中国电信网络扶贫政策,他与全村贫困户制订移动、宽带、天翼高清等精准扶贫业务优惠和减免措施,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打造、推广精准扶贫信息化应用项目,以行业精准扶贫项目助力草坪村特色产业壮大。
“我以前每年靠两条腿卖牛,销售渠道不畅,生意做得很困难,一年最多也就能卖20头牛,现在有了互联网,我一年能卖1000头左右,每年能赚30万元左右的。”今年42岁的脱贫户邓丽平说。
郭吉勇说:“不脱贫、不撤兵,绝不落下一个贫困户、绝不让老区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他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第一书记”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