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在车路协同有何作为?研究院副院长魏晨光提到这几点

更多资讯可登录运营商世界网(telworld.com.cn),也可关注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运营商世界网 八卦叨/文

12月8日,在以“与你共‘5’,智创未来”为主题的中国移动5G创新合作峰会上,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魏晨光向大家介绍了移动在车路协同方面的新发展。

他认为车路协同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车路协同的感知阶段,车通过交通信息,在车上进行信息的融合、计算、决策,达到给用户提供辅助驾驶的目的。第二个方面是辅助计算阶段,路侧进行基础计算,把初步的计算结果反馈给车,由车进行初步的判断。第三个阶段是协作式计算阶段,车跟云结合起来,由车辆进行动态分布式的协同计算,真正实现全天候、全道路的自动驾驶。

他提到,车路协同的业务发展对网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网络来进行大的升级。网络升级引入新的QCI,优化网络拓扑,能够有效的提升,缩短网络时延,优化网络质量。同时部署RSU,引入网络直延的特性,增加网络的容量和可靠性。对于LTE和5G,他建议优先部署LTE-V2X,基于5G的发展,再逐步的升级演进到5G NR V2X。

此外,他介绍到,除了网络之外,中国移动一直非常重视推动终端产业的成熟,联合产业界的各方制定了关于RSU、OBU、LTE-V2X模组等标准,联合产业界的各方推动了相关产品的开发,并且中国移动目前自己研制开发的RSU和OBU等产品,也在规模试验和示范当中得到了验证。

最后,他介绍了中国移动未来在车路协同方面的计划,他提到中国移动后续将重点对LTE的规模,进行更大规模的验证,从它的技术性能,覆盖和可靠性等等来进行更进一步的优化。同时积极的开展5G的实验,在5G成熟之后,再逐步升级到5G。

运营商世界网(官方微信公众号tel_world)——TMT行业知名新锐媒体,一家专注通信、互联网、家电、手机、数码的原创资讯网站。

分享至:
文章关键词: 中国移动 魏晨光

关于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