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汽车边缘三部曲:如今靠着三菱老式发动机续命的国产老品牌

更多资讯可登录运营商财经网(telworld.com.cn),也可关注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运营商财经网 李丹阳 / 文

作为中国最大的海峡两岸合资车企,东南汽车理应有实力成为国产品牌的中坚力量。但实际上,东南汽车近几年在国内汽车行业越来越被“边缘化”,技术、口碑、品牌均遭遇断崖式下跌。

内忧无解  被三菱“抛弃”

内忧方面,东南汽车一直都饱受股权纷争的影响。据了解,东南汽车是由福汽集团、三菱公司和台湾裕隆集团所属中华汽车公司组成,分别持股50%、25%和25%的合资公司,股权结构十分复杂。

这三家公司对于股权的占比问题一直持相左意见,导致东南汽车频繁爆出重组的消息,东南汽车的发展缓慢,且持续多年巨额亏损。由于这一原因,直接导致三菱转身投入广汽的怀抱。

虽说三菱已经将战略重心放在了广汽,但东南汽车仍然是三菱在华的合作厂家之一。按道理说,有三菱这个技术靠山,东南造起车来应该得心应手,但是东南近些年的销量却直线下滑。

外患致命  销量下跌坍塌

早年的东南汽车借助三菱的合作获得了技术上的不少便利,的确让其在一众自主品牌里脱颖而出。但随着与三菱合作的结束,自主品牌的不断进步,东南汽车的研发和技术实力短板逐渐暴露。加上本就粗糙的做工、较差的质量以及一般的品牌影响力,颓势的到来自然是在意料之中。

根据第三方销售数据显示,2018年东南汽车总销量89279辆,同比下滑41.09%,仅完成2018年既定销量目标16.4万辆的54.44%。进入2019年之后,东南汽车的境况并没有好转,3月东南汽车销量为2592辆,去年同期为10678辆,同比下滑75.7%;一季度累计销量8002辆,而去年同期则售出37217辆新车,同比下跌78.5%。

回看2016-2017年东南汽车销量,几乎80%以上都来自东南DX7和东南DX3两款SUV车型。2015年火热的SUV市场给了东南汽车翻盘的希望,开始发力SUV市场,同年7月推出的东南DX7,上市次月销量即达到4409辆,随后一路稳健上升,同年12月更是达到8820辆。随后,东南推出小型SUV DX3,彼时的销量虽然没法和DX7相比,但是DX3仍高于东南汽车旗下所有车型。

质量问题频发 品牌光环不在

东南DX3和东南DX7销量一落千丈的原因还在于,产品质量问题开始规模性爆发,屡遭用户投诉,对本就羸弱的品牌力产生进一步影响,东南汽车更加边缘化。

此前提到,东南汽车的技术主要是靠三菱的输出,尤其是发动机。现在东南汽车采购沈阳航空三菱的核心发动机。从技术型号上来讲相对比较老旧,但是性能表现上也依靠低价竞争。对于没有多少自主研发经验的东南汽车,只能靠改装三菱的发动机,然而技术也不过关,导致东南汽车的品控问题频发。

第三方投诉网站统计,2018年东南DX7收到的投诉中,2016年款和2017年款问题较多,投诉总量分别为330和116个,明显高于2018年款。其中,车身附件及电器发生抖动是投诉重灾区,发动机漏油问题也是焦点,前后桥和悬挂系统出现异响情况投诉量位列第三。

这一问题的严重对本来就很缺少创新和自主研发的东南汽车而言,连基本的国产老品牌的底蕴也饱受考验。又何谈再有其它作为推动,很显然东南汽车目前与主流的自主品牌已经远远的脱节。

从最近东南汽车的动向可已看出,东南汽车正在将重心放在海外市场,在今年上海车展中,东南汽车销售部副部长陈航介绍了,“东南汽车外销产品数量相比2017年增长了4.4倍,达到3000台左右”。此外,2019年将在中南美洲、东南亚缅甸区以及中东地区建立工厂、销售网络和服务渠道等。

另外在产品方面,新能源也是东南汽车接下来得布局重点。2019年下半年将推出更高续航里程的DX3电动车,同时在增程式电动车,和氢燃料动力电池汽车方面也有研发布局,据悉,这部分还处于研发阶段,对于研发十分薄弱的东南来说,可见压力不小。

现在,品牌形象、销量、认知话题度都在经受考验的东南汽车,想要走出长期技术储备不足、管理体系不完善的滑铁卢,要做的不仅仅是跟上新能源汽车的步伐,更重要的还是在有过硬技术实力有“里子”。只是在市场下行之时,缺少足够的资金、资源支持,想扭转目前的困局,必然是一条艰难的路。

(责任编辑:李丹阳)

运营商财经网(官方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主流财经媒体,一家全面覆盖科技、金融、证券、汽车、房产、食品、医药及其他各种消费品报道的原创资讯网站。

分享至:
文章关键词: 东南汽车 三菱 新能源

关于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