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世界网 臧荃美/文
近日,刚刚全面开放的京东物流又上热门,原来是有公司和它合作后销售额暴涨了6倍。京东物流开场挺热闹,但是对上老对手阿里的菜鸟网络,有几分胜算呢?
用传统企业热闹开场
11月底,京东物流正式宣布全面对社会开放。自此,京东物流告别自耕自用,开始接别家活干了。这次销售暴涨的合作成效,也助长了京东物流的开场热度。
京东能帮助该商家优化销售,主要是因为其拥有的优质快递、仓储和大数据服务,正好能解决一些厂商在产品运输中存在的痼疾——产品易碎、运输配送缓慢、市场数据缺乏。
此外,京东表示已有多家传统企业找到京东要求合作。如此看来,京东建设全国“互联网+供应链”的第一步,打算从急需优化线上经营的传统企业开始了。
辛苦耕耘近10年 京东憋着一盘大棋
京东这些年为了自建物流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拼着亏损在全国铺好了一张包括仓储、运输、配送、客服、售后的一体化服务网络。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京东的仓储和配送已经覆盖了全国2646个区县,并且仍然在持续扩张。盘下这么大的资产,必然多年承受压力。但是,扛着多年压力也要做,必然不是因为刘强东对第三方物流不满的一口气,京东大概早就盘算好了全国供应链条的整合战略。
如今的制造行业,线上线下融合、精准供给或定制已经是大势所趋。如果像阿里那样联合多方建设线上平台,所面临的利益、管理的牵扯很有可能拖后腿。但是京东自己有资源,只需要能保证吸引合作和物流资源持续扩张,不需要担心七七八八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京东来势汹汹。
京东阿里又要“宿命对决”了
然而,阿里的菜鸟网络也有自己的优势。从2008年起,马云分别购入了百世集团、全峰快递、圆通快递等物流企业的股份,然后搭建囊括了四通一达、供应商和消费者的菜鸟网络,大有在物流领域建立一个“淘宝”平台的气势。
不同于刘强东自己纺线编网,马云选择拉拢了一批人一起编网,但是最后的目标都是一整片海域。不单干的优势就在资本方面更轻松,可以结合金融的力量来优化这张网,谋取控制权。
两种策略各有利弊,很难说哪一种方法更好。到底最后谁能先达成终极目标,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