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财经网 八卦叨/文
为抗击新冠肺炎,近日嘀嗒出行推出了暂时关闭湖北城际顺风车通道,用户在取消订单时免信用分扣除措施。然而,嘀嗒出行官微评论区却在吐槽平台服务问题,嘀嗒出行就像贝壳找房一样两头不讨好,不同的是,嘀嗒出行的这种现象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
(嘀嗒出行CEOCEO宋中杰)
司机乘客两头不讨好
评论区内,乘客抱怨司机上车后加价,不加不走或走到收费站高速路再加价;人车不符、车主禁封之后换了车牌号和电话运营;司机要求线下交易、辱骂、恶意平车;恶意骚扰等各种投诉声。
司机也不开心了,表示的嘀嗒出行价格太低、不愿意接;乘客电话打不通没平台没补偿等等。
甚至有声音说,如果滴滴不下线,还有嘀嗒出行啥事儿。
滴滴出行做法更暖心
的确,嘀嗒出行早期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但在2018年,滴滴接连遭遇安全事故,下线顺风车业务之后,嘀嗒出行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了用户的累积。
然而2019年11月,滴滴宣布顺风车回归,相继在杭州、上海等城市再次上线。截至1月6日,滴滴顺风车累计上线18个城市,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对于用户基数、体量不如滴滴的嘀嗒,压力将会随着滴滴顺风车上线城市的数量而增加。
而且在这次抗疫期间,滴滴的做法明显比嘀嗒出行暖心。1月24日滴滴暂停武汉市内网约车和网约出租运营之后,随即成立了“医护保障车队”免费接送武汉医务工作者,之后又成立了“社区保障车队”免费服务武汉市民。为了减轻司机们的压力,滴滴出行与小桔车服设立2亿元的保障车队专项资金。为了保障司机和乘客的安全,滴滴在“司乘必须戴口罩、司机上报体温、车内勤消毒和勤通风”等4项防疫标准的基础上,出资1亿元,在全国范围内陆续为滴滴网约车免费安装车内防护膜,尽可能预防飞沫传播。可以说,滴滴出行对司机、乘客、医护人员、武汉市民等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此外,滴滴还为全国滴滴司机免费提供疫情专项肺炎险。自2019年12月15日至疫情结束前,所有完成线上订单的滴滴网约车司机、出租车司机、代驾司机和顺风车车主,一旦确诊感染新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期间,滴滴疫情专项肺炎险将提供每天300元住院津贴(每人最高3万元),特殊情况下提供最高50万的专项保障金。
当然,嘀嗒出行也有相应的举措,联合腾讯微保,为用户提供抗击新冠肺炎保障金,用户通过嘀嗒出行App即可免费领取。针对不幸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病情危重和身故这两种情况,用户可分别获得1万元和5万元的赔付。
同时,嘀嗒出行还推出了最高保额为10万元的抗击 “新冠肺炎专项保障”,无论感染源自何处,车主和乘客均可获得保障理赔,且无需支付额外费用,保障金费用全部由嘀嗒出行承担。但总体来说商业性太强,而且在于事后处理而不是事先防备。
其实,嘀嗒出行不是没钱,有媒体报道嘀嗒出行在IPO前一轮融资中已募集资金2.5亿至3亿美元,并且正在寻求在港股或A股上市。对此嘀嗒出行回应:不予置评。
这样的回复,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啥意思,上市是一定的,只是时间问题,但上市之前出现那么多问题,而且如此小气,上市后嘀嗒出行就能深得人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