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运营商被要求降低对中国广电、中信的结算费用

更多资讯可登录运营商财经网(telworld.com.cn),也可关注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运营商财经网 实习生杨雯翕/文

据运营商财经网获悉,1月1日以后,三大运营商与我国广电、中信网络之间的网间结算费将下调,且下调比例将不低于现有规范结算价(8万元/G/月)的30%。明显,这项措施是为了扶持广电、中信,移动大获利好,电信联通却只能吃亏。

 

移动获利电信联通吃亏?

短期来看,这一政策的最直接受益方无疑是中国移动。

原本中国移动的用户访问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数据中心内的内容和服务所产生的带宽,中国移动就需要支付相应的费用。而按照中国移动现阶段的用户基数——移动用户数累计达到9.49415亿户,固定宽带用户数累计达到1.88271亿户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相反,对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来说这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据悉,2018年联通的网间结算收入为141亿元。

此项政策调整之后,联通、电信的收入会相应减少。因而有人戏称这是直接抢走了电信联通的一块肉。

另外,对等互联,互不结算之后,中国移动甩掉了被强扣在头上多年的“二级运营商”的帽子。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个好消息。

 

广电中信也获利

对中国移动而言,新政执行后其每年节省的网间结算费用至少数十亿元。而对中国广电而言,虽然此次中国广电和中信网络并没有获得与中国移动一样的待遇,但也获得了7折的网间结算优惠,更有利于其未来的发展。

2019年10月,“中国广电5G试验网建设实施方案”曝光,其中显示,广电在6月拿到5G牌照后便迅速开始行动,首批选定了16个城市,从本月起开始5G网络组建。因此不少网友也认为:移动、联通、电信之后,中国广电终于扛起了第四大电信运营商的大旗。

而中信网络在2019年7月获得工信部颁发的互联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牌照后,中信网络成为国内从事基础电信业务的第五大运营商。

可以想见,今后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责任编辑:杨雯翕)

运营商财经网(官方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主流财经媒体,一家全面覆盖科技、金融、证券、汽车、房产、食品、医药及其他各种消费品报道的原创资讯网站。

分享至:

关于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