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联创与产业展新成果 中国移动这样助力标准化

2016-12-20 10:32 运营商世界网 /文

19日,为期三天的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正式开幕。作为年底压轴的通信行业盛会,中国移动汇聚各界产业力量,推动万物互联实现,并规划布局大连接战略,进而与行业伙伴构建产业新生态。

其中,中国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以下简称5G联创)联合华为、高通、中兴、Intel、爱立信等5G联创成员共同展示了5G产业合作的最新成果,展现了未来5G时代超过10Gbps+峰值速率的增强移动宽带场景和具备更低端到端时延的低时延高可靠场景。

中国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于20162月正式成立,旨在4G5G演进过程中,聚焦基础通信能力、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云端机器人、虚拟/增强现实等领域,联合通信企业、互联网企业及垂直应用行业合作伙伴,构建跨行业融合生态系统,为满足中国移动20205G商用部署奠定坚实基础。

5G展区,高通展示的3.5GHz NR原型终端样机是业内最早采用低时延DSP控制信道处理技术的实施方案之一,工作在3.4-3.6GHz频段,支持单用户4流,峰值速率超过3Gbps,它还支持全新的集成子帧设计,空口传输时延较当今4G LTE网络显著降低。

华为展示了业界首款3.5GHz频段5G原型基站,其支持超过128个天线阵子,支持64个射频通道,能在200MHz的带宽上支持26流多用户复用,实现超过10Gbps的峰值小区吞吐量;华为的Ka波段高频基站样机工作带宽为1Gbps,天线阵子数256,射频通道32,峰值小区吞吐量超过30Gbps

联合中兴展示的15GHz高频样机工作带宽为500MHz,天线阵子数为32,拥有2个射频通道数,实现超过10Gbps的峰值小区吞吐量。Intel展示的面向5GFlexRAN平台,支持C-RAN云接入网络技术,利用通用服务器支持多个基带池的处理,通过数据压缩技术大大减少前传(fronthaul)流量,同时基于移动边缘计算实现了增强现实的应用演示。

爱立信展示了在无锡完成的世界第一个基于5G原型系统的无人机试验,验证了端到端延迟可从LTE网络的50ms降低到15ms,试验结果表明,无人机可和手机一样在不同的小区间切换,且无人机和手机可共享同一个基站的无线资源。

这些成果代表了中国移动与合作伙伴在5G合作上更进一步。目前是5G标准制定和研发测试关键时期,中国移动将与5G联创成员继续合作,打造全球统一的5G标准,推动第二阶段5G测试,为2020年具备5G商用能力努力。


分享至:
文章关键词: 中国移动 5G 标准化 5G联创

关于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