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芙兰砷含量超标吓人还违反广告法被罚 中国区总经理陈冰伤心吗?

更多资讯可登录运营商财经网(telworld.com.cn),也可关注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运营商财经网  汪莹/文

近日,运营商财经网针对315消费者权益日,推出了“2020年度315时尚商业质量榜”。其中,丝芙兰品牌便因生产或销售不符合国家《化妆品卫生标准》的化妆品而上榜。

面膜砷含量超标 没收违法所得近50万元

根据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来看,黄浦区市场监管局于2019年4月1日接到举报,举报丝芙兰(上海)化妆品销售有限公司销售的“格莱魅上镜焕采去角质泥面膜”经检验不合格。

经过相关单位调取的检验报告显示,“格莱魅上镜焕采去角质泥面膜”砷含量超标,标准规定不得超过2毫克/千克,但该检测结果为2.8毫克/千克。据悉,如果长时间使用砷含量超标严重的面膜,通过人体皮肤吸收后,可能会对人体皮肤乃至内脏、血管和神经造成不良影响。

调查显示,丝芙兰(上海)化妆品销售有限公司于2018年2月13日、3月5日从腾皇商贸(上海)有限公司购入相关批次“格莱魅上镜焕采去角质泥面膜”2688个,于2018年3月发往各地进行销售。

最终,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对当事人作出责令其改正违法行为,并没收违法所得499817.9元的行政处罚。

随后广告宣传又“触雷”   连领两张罚单实现“双杀”

让人没想到的是,砷含量超标事件后不久,丝芙兰又领了一张万元罚单。运营商财经网查询天眼查发现,丝芙兰(上海)化妆品销售有限公司于2019年11月18日收到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行政处罚。

丝芙兰因被认为违反《广告法》第17条,在广告中涉及疾病治疗功能,以及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用语。被罚款5.34029万元,并没收广告费用,责令停止发布。

然而,这并不是丝芙兰首次因为违反《广告法》被罚款了。根据资料显示,早在2017年9月,丝芙兰(上海)就曾被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5万元,责令停止发布以及警告的行政处罚。

总经理陈冰宣称“本真零售”   是否该多重视下产品?

据了解,丝芙兰,1969年创立于法国里摩日。在1997年加入奢侈品牌公司LVMH,并在2005年4月,和上海家化达成协议共同在中国上海开设首家专卖店。

公开资料显示,丝芙兰亚洲总裁为胡伟成,虽然名字很中国化,但他是个外国人,原名Benjamin Vuchot。胡伟成十分重视营销策略,尤其是中国市场的拓展。因此,在诸多丝芙兰活动上都能见到他的身影。

与此同时,丝芙兰中国区总经理陈冰也是让消费者熟悉的老面孔。多次在公开场合谈论丝芙兰在中国区的发展,“以消费者为中心出发、本真零售”是其谈论最多的字眼。

看到这里,不禁反问:既然如此重视消费者体验,产品质量问题是不是该多多重视下?

(责任编辑:汪莹)

运营商财经网(官方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主流财经媒体,一家全面覆盖科技、金融、证券、汽车、房产、食品、医药及其他各种消费品报道的原创资讯网站。

分享至:
文章关键词: 丝芙兰

关于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