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打造“多多丰收馆”投入50亿惠农消费补贴

2022-09-27 10:14

9月23日,中国第五个农民丰收节来临,在此背景下,如何为农产品打开市场和渠道、让农民不但丰收还能增收,也是值得各界关注,并为之努力的议题。

投入 50 亿平台惠农消费补贴,打造“多多丰收馆”

今年农民丰收节以“庆丰收 迎盛会”为主题,在电商领域,各家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助农惠农措施不断出台。而在这当中,拼多多作为今年金秋消费季承办单位中的唯一电商平台,于9月1日至11月30日上线“多多丰收馆”,投入 50 亿平台惠农消费补贴,助力全国优质农产品出山进城。

据介绍,今年“多多丰收馆”上线时间持续三个月,将涵盖米面粮油、肉禽蛋奶、蔬菜水果、农副产品等四大类别农产品,辐射30万商家、超50万款农副产品,全面覆盖全国主要农产区,助农增收的同时,激发市场消费活力。

“多多丰收馆”活动期间,拼多多相关负责人表示,消费者可通过拼多多app搜索“丰收节”关键词,在“多多丰收馆”领取专区补贴,购买全国各地的优质农品。

牵线农产品和市场,助农丰收更增收

作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拼多多已经连续多年参与承办丰收节金秋消费季。不仅如此,拼多多 “百亿补贴”频道还连续4年补贴农产品;打造 “超级农货节”IP ,向农产品倾斜扶持资源;开展产地直播项目“百产计划”……为打通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手头这条线,拼多多不遗余力。

受高温天气影响,今年大闸蟹主产地之一江苏打了一场硬仗,不少地区蟹塘因高温导致水体溶解氧下降、水草死亡,这些不仅影响螃蟹产量,也增加了养殖户负担。

拼多多相关负责人表示,“考虑到今年的高温天气对大闸蟹产业带来的影响,我们将持续通过秒杀万人团、百亿补贴、‘百产计划’等手段,提升消费者对平台品质大闸蟹的消费信任度,在为用户提供好吃不贵的螃蟹的同时,助力蟹农享受到地标农产品品牌的收益和红利。”

“过去不敢养多,怕卖不出去;而现在,电商大多提前下单,我们胆子渐渐大了,养殖面积扩大了五六倍,去年每亩的收益有了不小的提升。”阳澄湖产区养蟹30多年的王华夫妇表示,现在很多蟹农向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供货,开始尝试订单农业。

与此同时,以小规格精品蟹做原料的秃黄油、蟹粉、干贝蟹肉等精深加工产品也带动了蟹农的收益,成为拓展线上销路、增收的新路径。

消费帮扶促振兴,助农、消费两端受惠

丹桂飘香,金秋送爽。此次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启动仪式现场,来自河南省洛宁县、四川省仪陇县、湖北省来凤县、湖南省永顺县、湖南省龙山县、贵州省剑河县等12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区县接力参与助农直播带货活动,来凤藤茶、龙山百合、长顺苹果、石城客家酒酿等50余款优质地标农产品轮番亮相。

在线上,拼多多平台投入重磅补贴打造的“多多丰收馆”川渝专区同样销售火爆,蒲江红心猕猴桃、会理软籽石榴、攀枝花凯特芒果、自贡手撕兔、川式烟熏腊肠等川渝农特产品拼单量均突破10万+。

产地直连餐桌,一头连着农户,另一头连着消费者。多多助农的背后,是进一步满足消费提质,促进农户丰产增收。平台强有力的资源补贴投入,让消费者一键下单好农货,也让身处深山、好而不贵的特色农产品登上各地人民的餐桌。

扎根三农可持续发展,坚定长线布局

助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平台是渠道,技术是抓手,农人是基础。

诚如拼多多高级副总裁王坚所说,重投重补农业板块一直是是拼多多长期战略。

有数据显示,早在2019年,拼多多的农产品销售额超1364亿元,累计带贫人数100万以上;到了2020年,拼多多全平台农副产品成交额超过2700亿元,帮助更多农民实现卖货增收。2021年,拼多多继续推动科技力量奔赴田间地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0%,先后孵化温室种植、无土栽培、AI种植等多个前沿项目,还设立“百亿农研专项”,致力于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科技普惠。

拼多多不仅打通了农产品销售的“快线”也在聚焦乡村振兴的“长线”。多多助农不只是帮农民卖货那么简单,还要以新技术赋能新农业,以新风向带动新农人回归,真正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出一份力。

“拼多多的成长充分得益于中国农业的发展,我们始终与中国农民、农业在一起。”拼多多高级副总裁王坚称,以今年丰收节为契机,平台还将围绕增供给、扩消费、稳产销、培人才、强科技、帮基建等6个方面深入推进助农惠农,给更多中国农民带来实惠。

数字兴农,科技富农。乡村发展需要真实干,更需要硬投入,在助农领域,需要这样更多敢于“啃硬骨头”的社会力量。

(责任编辑:康玲华)

运营商财经(官方微信公众号yyscjrd)—— 主流财经网站,一家全面覆盖科技、金融、证券、汽车、房产、食品、医药、日化、酒业及其他各种消费品网站。

分享至:
文章关键词: 拼多多

关于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