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将开启“前店后厂”模式 大数据的风口谁才是主导?

 运营商世界网 李雪莹/文

517电信日,中国联通姜正新

5月17日,在今天召开的“2017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上,中国联通集团副总经理姜正新作了题为“大数据-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的新动能”的主题报告。其中提到了中国联通在大数据应用方面的多个举措似乎释放了一些信号!

据了解,中国联通在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按照M+1+N的规划布局,在全国建设了十二个国家级的数据中心,31个省级数据中心,300多个本地网的数据中心。自主研发了沃云系列产品,构建了全国统一的物联网平台,为大数据的采集、汇聚、整合、存储、加工和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从今年中国联通公布的2016年财报数据来看,目前中国联通用户数达到26,382万户,基于如此大规模的用户数量来看,中国联通具有的数据资源优势显而易见,对于处于大数据时代的运营商来说,用户就是资本,而用户产生的数据也可以间接成为创造资本的庞大资源,中国联通在此优势上的发挥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不仅如此,姜正新认为,专业公司的成立,使得对外提供大数据服务和实现数据价值变现拥有了一个主体。因而将会在原来的大数据中心和智慧足迹公司基础上,成立专业的大数据公司。

在这一点上,中国联通的表态很明确,原建的大数据中心与专业的大数据公司的区别就在于,大数据中心更多的侧重于数据来源的整合和存储加工,更相当于一个工厂,而专业的大数据公司则是要起到对外服务和数据变现的功能,相当于一个与外界产生联系的“商店”,而这两种主体的结合就类似于“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整个产业链也会变得更加完善。

不得不说,中国联通的改革和变化是巨大的,在每一次高层领导的讲话当中所透漏出来的自信和对公司发展战略都有清晰的规划,而这一次针对大数据主题的认识和具体动向,又一次体现了胸有成竹的自信!

分享至:

关于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