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资讯可登录运营商世界网(telworld.com.cn),也可关注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运营商世界网 左燕茹/文
近日,车和家发布智能电动车品牌“理想智造”,由于“理想”与车和家创始人“李想”两个词语,在读法上并无差别,所以也使得这家公司的个人印记十分浓厚。李想的3次创业经历,也成了很多人津津乐道的成功典范,不过这家公司成立背后的真是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李想1981年出生于河北,父母虽然毕业于中央戏曲学院,但对他的教育就是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所以李想在16岁的时候拥有了第一台电脑,1998年开始做个人网站,靠着找上门来的网络广告赚了10万,所以高中没毕业就选择辍学创业似乎成了“理所应当”的事。
(李想)
2000年,李想注册泡泡网并开始运营,后来被盛拓传媒收购。2004年年底,李想开始筹备汽车之家,2005年,汽车之家上线,在2013年,李想成功带领汽车之家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2015年6月卸任汽车之家总裁,保留董事股东一职,7月创办车和家。2016年9月,李想辞去汽车之家董事职务。
在一条李想的微博下面,有网友用罗永浩的近距“我不在乎输赢,我只是认真”做了评论,李想回复道“我只在乎输赢”。他还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创业的心态,就和谈恋爱一样,做一个事业的时候就全力以赴的去做,就和爱一个女朋友一样。当我发现我的全力以赴和爱没有结果的时候,没有办法达到我想要的婚姻和家庭的时候,我就会选择放弃,全力以赴去寻找一个可以和我组建家庭的爱人。”
高中时期就在杂志上发表电脑方面的文章,一月能赚2万多,19岁创立泡泡网,并做到行业前三,24岁创立的汽车之家,8年后在美上市,市值超50亿美金。有这些这些成就的加持,在外界的眼中,似乎李想从来没有输过,但他其实还是输给了自己,输给了他的性格。
在前两次的创业中,李想遭遇了“逼宫”事件,这一切除了外界因素之外,更多的还是他自身的原因。
今天卡车之家CEO邵震就是2008年逼宫事件的主要始作俑者,一场不受李想控制的董事会召开后,邵震离开了汽车之家,2009年创办了这个名称和logo都与汽车之家很像的公司。这其中除了邵震的野心之外还有李想用干股挖人的漏洞,数不清的小股东加上决策时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导致李想虽是汽车之家的大股东却无法控制董事会。
(卡车之家邵震)
从其用自己的名称来命名智能电动汽车品牌也可以看出,李想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人。作为一个在高中时代就月入过万的人,李想没有经历过物质上的窘迫,对于员工打工租房的压力不能感同身受,而因为挣得不多又受不到上司的关心,在2003年非典到来之际,泡泡网公司95%的员工向李想递交了辞职信,一瞬间一百多人的公司变成了几个人。
在一次采访中,李想称“我第一次创业很关注竞争,中关村在线、太平洋电脑网,我天天盯着他们、分析它们,但最后没有赢。第二次创业的时候我没关注竞争,只关注用户,然后彻底赢了这个市场。到了第三次创业,我更关注组织。”这不仅能够说明他想赢的心理,似乎也说明李想对自己前两次的遭遇还耿耿于怀。
李想在今年4月表示,第一次创业就是因为想掌控的太多很焦虑,现在觉得没必要控制一切,管理好团队就可以。那么智能电动汽车品牌以“李想”谐音词命名是不是控制欲和好胜心的表现呢?
运营商世界网(官方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TMT行业知名新锐媒体,一家专注通信、互联网、家电、手机、数码的原创资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