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时尚印证出来混总要还的 C&A改造门店装潢背后究竟有何隐情?

更多资讯可登录运营商世界网(telworld.com.cn),也可关注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运营商世界网  姚利杰/

前段时间,C&A推出全国首家新概念门店,装潢以黑白色调为主,乍看像一个通透的艺术工作室。C&A和优衣库、ZARAH&M等外国快消品牌一样,于2006年之后席卷中国市场,而如今随着快时尚品牌的热潮逐渐冷却,想必C&A此番对门店的精心改造,背后也有其原因。

首先从C&A在中国的发展来看,C&AH&M均在2007年进入中国,一开始 C&A四家店铺相继开张,发展势头良好。但据有关数据显示,截止到目前 H&M在中国内地的门店是513家,而C&A仅剩60家。

不过好像C&A一直都不屑于加入门店大战。之前C&A中国首席执行官Brenninkmeijer 曾这样表示,C&A不希望这是一场门店数量的竞争,要保持自己的节奏,这是基于经济和服务消费者能力的决定。

值得一提的是,C&A近年来确实经历了多事之秋。20172月,C&A位于成都春熙路的全国首家旗舰店关门; 仅几个月后,C&A全线撤出俄罗斯市场。不仅门店减少,今年一月份还传出C&A将要被中国投资者收购的消息。

其实不仅是C&A ,众多快消品牌在中国时市场的风潮已经慢慢减退, 其原因之一就是消费者的观念变化。随着中国新一代中产阶级兴起,消费者不再看重服饰的廉价优势,而是追求更加有品质、有设计感的产品,这必然对C&A在内的快消品牌带来冲击。

其次就是日益激烈的竞争现状。在电商销售的影响下,消费者可选择的品牌越来越多;而中国本土品牌也抓住机遇,以自身的品质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如热风和MJStyle,据悉到2017年,MJStyle的门店已经拓展到200家,速度远超很多快消品牌,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所以不得不说商业风水轮流转,当年被挤压的中国本土品牌如今卷土重来,而随着竞争对手越来越多,C&A等快消品牌确实应该积极寻找对策,但关键是把重心放在产品的竞争力上,而不是门店装潢这种外在包装。

运营商世界网(官方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TMT行业知名新锐媒体,一家专注通信、互联网、家电、手机、数码的原创资讯网站

分享至:
文章关键词: C&A 改造 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