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资讯可登录运营商财经网(telworld.com.cn),也可关注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运营商财经网 郭彭琪/文
暴力催收已经司空见惯,日前运营商财经网获悉一则暴力催收案件上升到“发裸照威胁”级别,为此围绕着小花(厦门)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的一场纠纷就此展开。
小花钱包被起诉 称其乱发裸照威胁暴力催收
据裁判文书获悉,张女士起诉小花钱包母公司小花(厦门)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和小花互联网金融服务(深圳)有限公司,源于2017年12月26日至2018年6月12日期间向小花(厦门)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借了8笔钱,借款金额25000元,合同本金共计38463.8元。期间因原告资金周转困难,合同逾期期间被小花钱包(厦门)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暴力催收。
据张女士上诉表示,该公司捏造各种事实肆意诽谤原告,恶意对原告进行人身攻击,以辱骂等方式收取欠款。小花钱包(厦门)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恶意泄露原告个人身份证照片及视频给通讯录其他人,乱发裸照威胁催收、公然复制通讯录、通话记录,骚扰通讯录内人员,造成原告家庭矛盾冲突,夫妻感情岌岌可危,面临离婚危机。
小花钱包(厦门)互联网金融的上述行为给张女士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压力,造成了不可估计的精神伤害。损害了张女士的人格尊严,小花钱包(厦门)互联网金融该行为构成对原告个人隐私权、名誉权的侵犯。
为此,张女士表示,希望小花钱包(厦门)互联网金融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立即赔偿原告精神损失费4万元,赔偿原告名誉损失费8000元。
小花钱包表示调取手机通讯录催收是按条例进行
随后法院查明事实显示,张女士自2017年开始,在指还王手机APP软件上借款用于偿还信用卡欠款,共有8笔借款(共计2.5万元),现全部逾期未还(尚欠2万余元)。指还王手机APP软件上有小花厦门公司的著作权归属声明。
在期间,小花钱包(厦门)互联网金融则表示并未侮辱张女士人格,所谓的催收信息都是围绕原告欠款事实在想尽办法要求原告如期还款,并未侵犯张女士的名誉权。
而且小花钱包(厦门)互联网金融还表示根据借款协议第3页第五款中关于授权的条款,张女士就已经授权小花钱包(厦门)互联网金融在发生欠款时有权通过短信等途径对张女士进行贷后催收服务与还款提醒。如未如期还款,就授权获取张女士的手机通讯记录,进行催收。
小花钱包(厦门)互联网金融认为,张女士举证提交的证据虽不认可的,即便发送的信息是真实的,也是根据服务协议的规定二被告在行使相应的权利。
不过法院表示。虽然张女士欠款不假,但小花厦门公司应合理合法使用催收手段,不能因债务问题给张女士生活、工作造成不必要的困扰,最终判决张女士申诉无效。
据悉,小花钱包是小花(厦门)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为年轻人打造的一款互联网钱包,提供现金借款、代还信用卡及分期购物等服务。公司团队核心成员在金融与互联网领域均有超过10年的服务经验,55%的人员来自中信、平安、招行、广发、微众、捷信等知名金融机构,45%人员则来自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等知名互联网公司。
小花钱包的法人代表和总经理是周波,其旗下有一家是晓花(上海)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是隶属于中信证券。
(责任编辑:郭彭琪)
运营商财经网(官方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主流财经媒体,一家全面覆盖科技、金融、证券、汽车、房产、食品、医药及其他各种消费品报道的原创资讯网站。